建檔立卡貧困戶511戶1694人全部吃上“產業飯”,貧困發生率降至0,產業在脫貧攻堅中貢獻率超過35%並在不斷提升,這是普蘭縣產業扶貧交出的一份答卷。
多油村幸福興巴股份有限公司、西德青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西藏崗仁布齊轉山旅游服務公司……曾經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整合轉型升級成了一張張產業發展的靚麗名片。行走在孔雀河畔,記者真切感受到產業崛起的脈動。
近年來,普蘭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始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精心擘畫產業藍圖,形成了以產業為支撐的貧困群眾長效增收機制。
西藏自治區地域廣闊,農牧民受現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在西藏自治區各地的扶貧工作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農牧民通過專業合作社獲得了技術、資金和多種信息渠道。
據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在青藏高原上的合作社依據高原特點,為廣大農牧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西藏自治區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起步晚,受到當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影響,雖然發展較緩慢,但卻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把促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培優培強兩大工作重點,採取多種措施促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切實增加農牧民收入,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今年一枚藏黑雞雞蛋的市場價格是4元錢,還是供不應求,下一步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到兩萬多隻。”洛桑扎西在自己的藏黑雞養殖場裡說。成立於2015年的隆子縣隆子鎮忙措村藏黑雞養殖場專業合作社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主要出售藏黑雞雞蛋、雞苗。
藏黑雞是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海拔2200米至4100米半農半牧區的原始地方小型雞種。長期生長在低氧、嚴寒的惡劣環境下,處於半野生狀態,具有耐候性強、耐粗飼的特性,雞肉和雞蛋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一直深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
6月的羌塘,天氣變幻莫測,剛剛還是雪花紛飛,轉瞬又艷陽高照。當記者來到巴青縣阿秀鄉達麥村,第一眼就看到道路兩旁坐落著的一幢幢藏式牧家小院,炊煙裊裊升起,飄散在翠綠的山間,眼前的一切讓人很難想到8年前,達麥村曾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牧村——
2011年底,全村共38戶,近一半是貧困戶﹔2019年底,全村15戶貧困戶、46人全部實現脫貧﹔2012年4月,達麥村牧民經濟合作社成立之前,貧困戶戶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9年底,入社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8000多元﹔合作社成立之初,出資總額僅21萬元,經營加工產品隻有2-3種﹔現在,合作社已開發各類產品100多種,總資產達210多萬元﹔2012年前,出門泥巴路、飲水靠人背、輟學學生多﹔現在,水泥路鋪到家門口、喝上了干淨水、輟學率為零……
在那曲色尼區達前鄉農行的政策宣講現場,農牧民群眾將村文化室擠得滿滿當當。你問我答,宣講現場氣氛活躍。工作人員耐心向參加活動的農牧民群眾介紹了扶貧小額貸款等產品,這些產品辦理手續簡便、放款速度快,大家都很感興趣,現場群眾就信貸准入條件、貸款額度、還款期限、利率標准等問題進行了咨詢。
了讓群眾了解金融惠民、金融扶貧相關政策,宣講團還講解了非法集資、民間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等金融知識,提醒群眾謹防上當受騙。國家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從出台到落地,從播種到收獲,這中間需要大量的工作去扎扎實實的干,部分群眾對政策不甚了解,宣講團就沉下身子,用心用力用情一對一為群眾講解。
據了解,隨著“精准扶貧”的深入推進,拉孜縣通過組建合作社、基地、加工廠等方式,大力推進多產融合發展,不斷壯大新型村集體經濟。該縣正從單一的藏刀產業走向藏雞養殖、珠峰綿羊合作社、格桑花菜籽油、民族手工業合作社、花崗石加工廠等多多種產業融合發展。如今,這一個個產業已成了拉孜經濟發展的“聚寶盆”和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格當鄉地處大山深處,三面環山。但正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裡,貢秋次仁卻闖出了一片天,成立了格當鄉尼日卡林下資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該村7戶、1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林下資源種植技術,促進其脫貧增收。
“墨脫這邊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種植例如靈芝、羊肚菌、鬆茸、青岡菌等菌類。”5月的墨脫綠意蔥蘢,山明水秀。貢秋次仁正在自己的大棚裡給從幾十公裡外趕來學習種植技術的德興鄉群眾講解如何培養菌種。
格當鄉地處大山深處,三面環山。但正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裡,貢秋次仁卻闖出了一片天,成立了格當鄉尼日卡林下資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該村7戶、1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林下資源種植技術,促進其脫貧增收。
今年剛滿32歲的貢秋次仁是土生土長的墨脫人,腦子很靈活。早在2014年,他就曾先后前往雲南和波密等地學習林下資源種植技術,並在雲南省德欽縣考察學習七葉一枝花種植技術,學成之后帶領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合作社,並先后為格當鄉4個行政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發放苗木、組織技能培訓。
“札達縣熱布加林村小姑娘次仁拉姆三年級時不幸患上癲癇病,但在自己不懈努力下,她把家裡的商店經營地有聲有色。”5月9日,西藏阿裡地區組織地、縣宣講團赴噶爾縣康樂新居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活動,宣講員達瓦桑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群眾身邊發生的真人真事,人群中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掌聲。
宣講以中央和自治區脫貧攻堅政策為主要內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的“13個堅持和完善”,結合致富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大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讓扶貧干部真正吃透政策、熟稔於心,讓廣大農牧民群眾知曉政策、耳熟能詳。
這兩天,聶榮縣嘎確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群眾正忙著平整土地,種植飼草,用於育肥基地的飼料補給,這也是合作社今年新的嘗試。
不遠處的高標准牦牛養殖基地裡,90多頭牦牛正在吃工作人員為它們精心搭配的“營養餐”。經過3個月的短期育肥,這個月底,這些牦牛將按照預約訂單全部出欄、打包銷售,僅這一項就將為群眾帶來上百萬的收入。
唱著牧歌忙生產,訴說幸福好生活。嘎確合作社奶制品加工廠裡歌聲傳來,來自聶榮縣下曲鄉娘瑪村的次旺措正和幾名婦女邊唱歌邊加工著奶制品,依靠奶制品加工手藝,她不僅成功脫了貧,還計劃著把手藝教給更多人。
“以前出產的核桃都是賣給收購商,現在由縣電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直接上門來收購,並且價錢比收購商高出了很多,賣核桃收入也比以往多了好幾百元。” 加查鎮奴巧村村民洛桑卓瑪說。
洛桑卓瑪道出了加查縣眾多農牧民的心聲。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帶給了農牧民生活上的便利,也帶來了經濟上的增收。
2017年起,加查縣上下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為契機,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為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群眾增收、助力產業發展、創業就業的重要抓手和路徑選擇加以推進。
2019年,加查縣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585.55萬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95.98%,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10.34萬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