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文明實踐顯成效 春風化雨暖人心

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2.6萬場次,服務群眾200萬人次。
全市各級各部門共成立志願服務隊伍2300余支,招募志願者9萬余名。
從9月份起,在每月5日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集中開展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更加深入人心。
……
日喀則市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具有政治性、基礎性、戰略性、經常性的重要任務來部署謀劃,強化頂層設計、突出因地制宜、狠抓重點任務,聚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積極探索出具有日喀則特色的文明實踐路徑,推動了全市文明實踐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突出引領 上下聯動有合力
今年,薩迦縣結合古城薩迦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融入黨史、生態、扶貧、穩定、教育、非遺等內容,制作出了“講文明樹新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漫畫作品,送到了全縣家家戶戶。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日喀則市市級層面成立了以市委分管宣傳思想工作的副書記為組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和市政府分管文化的副市長為副組長,組織、宣傳、工會、團委、婦聯16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日喀則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組建15支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文明辦。
成立了日喀則市志願服務聯合會並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擔任會長,分管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副部長擔任秘書長,將志願服務聯合會辦公室設在文明辦。
各縣(區)實行了縣、鄉、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實施“一把手”工程,組建了以縣委、鄉黨委、村委三級書記為隊長的志願服務總隊,各中心、所、站成立了“1+13+N”“1+8+N”“1+7+N”的志願服務隊伍。
市級抓統籌、縣級抓推進、鄉村抓落實。日喀則市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實現了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突出落實 常態服務不斷檔
今年,拉孜縣以“晚間識堂、空中課堂、身邊學堂、網上課堂”的“四堂模式”,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文藝演出活動、訂單式法律和醫療科技宣講活動,形成了服務群眾常態化局面。
為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日喀則市制訂印發《日喀則市2021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工作安排》《關於開展“3·5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的工作方案》《關於開展9·5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啟動儀式的活動方案》等多個指導性、規范性文件。
全市發放《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參閱資料》《西藏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交流匯編》《西藏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指導手冊》等相關書籍、手冊3.8萬冊﹔及時將中央文明辦撥付的800萬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經費兌現給16個縣(區)。
邀請自治區文明辦領導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對市、縣、鄉、村四級的1200余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人員進行專題輔導培訓,有效提升了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了各中心(所、站)的陣地建設、隊伍組建、場所打造、活動開展等扎實、有效、有序常態化推進。
突出特色 求新求變有亮點
群眾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參與者、受益者。今年,日喀則市堅持在貼近群眾、服務群眾上下功夫,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滿足農牧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農牧民群眾的思想共識,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素質。
在江孜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周開放50小時,舉辦老年、少年歌舞培訓班、藏戲唱腔培訓班等活動,提升了群眾參與度。
在昂仁縣,全縣結合實際推廣“惠民星期三”活動,每周三群眾憑券享受免費理發、照相、打印、看電影等服務,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點贊。
在定日縣,積極探索縣、鄉、村三級自下而上調研、反應群眾生活實際需求的志願服務模式,由中心每周統籌,有針對性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在亞東縣,打造強邊固邊志願服務品牌,通過“三學習”“兩強化”“一投身”活動,有效引導群眾積極配合部隊官兵開展道路搶修保通,主動參與邊境巡邏,形成了黨政軍警民合力守邊固邊的工作格局。
……
一年來,日喀則市緊緊圍繞傳播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文化文藝活動、推進移風易俗等工作內容,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抓好社會生活的熱點、農牧民群眾的關注點,合理設計文明實踐活動項目,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團結、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文明實踐活動中。緊扣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組織開展宣傳宣講、文化文藝、環境保護、技能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把黨的聲音傳遞到了千家萬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