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國際重要濕地 西藏“聖湖”周邊村民吃上“生態旅游飯”

2020年08月11日12:35  來源:中新網
 
原標題:保護國際重要濕地 西藏“聖湖”周邊村民吃上“生態旅游飯”

保護國際重要濕地西藏“聖湖”周邊村民吃上“生態旅游飯”

  圖為白瑪在家准備前往瑪旁雍錯湖邊 趙朗 攝

  近日,記者走進瑪旁雍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探訪了當地生態保護和村民旅游增收。

圖為白瑪准備騎摩托車巡湖。 趙朗 攝

  圖為白瑪准備騎摩托車巡湖 趙朗 攝

  瑪旁雍錯位於西藏阿裡地區普蘭縣,海拔4500多米,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重要朝聖地。

圖為瑪旁雍錯 趙朗 攝

  圖為瑪旁雍錯 趙朗 攝

  瑪旁雍錯2004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同年成為國際重要濕地,自2008年成為西藏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又於2017年被列入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圖為白瑪從家中前往湖邊巡邏。 趙朗 攝

  圖為白瑪從家中前往湖邊巡邏 趙朗 攝

  在瑪旁雍錯湖邊,記者見到了該保護區的管護員白瑪,他正在湖邊巡邏,撿拾垃圾。採訪中得知,他是保護區轄區普蘭縣雄巴村村民,主要工作是沿湖巡邏、觀察動物種類、數量變化、保護濕地周圍環境、監督違法捕魚。

  他說:“家就在湖邊,放牧、做生意、巡湖都不耽誤,作為管護站站長,我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元(人民幣,下同)的報酬,管護員可以拿1800元。”

圖為白瑪在巡湖。 趙朗 攝

  圖為白瑪在巡湖 趙朗 攝

  這些年,瑪旁雍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不斷完善管護基礎設施。普蘭縣積極申報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投入資金2990萬元,先后建設了管理局1處,管理站6處,管理點3處,監測、檢查站各1處。

  另外,普蘭縣聘請了90名保護區周邊的村民,對6個管理站分別配備了12名管護員,3個管護點分別配備了6名管護員。

圖為白瑪在巡湖中撿垃圾。 趙朗 攝

  圖為白瑪在巡湖中撿垃圾 趙朗 攝

  借著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白瑪所在的雄巴村有60余名村民享受了國家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另外村裡還積極發展瑪旁雍錯景區旅游服務專業合作組織、普蘭縣吉祥牧家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綠色產業,通過旅游服務業和生態保護帶動了整村發展。

圖為瑪旁雍錯濕地棲息的水鳥。 趙朗 攝

  圖為瑪旁雍錯濕地棲息的水鳥 趙朗 攝

  他介紹,因為在湖邊景區內,很多村民開了家庭旅館。2019年,他們村接待的住宿游客超過2.4萬人次,這也成為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圖為瑪旁雍錯濕地 趙朗 攝

  圖為瑪旁雍錯濕地 趙朗 攝

  通過旅游帶動,2019年,該村所有合作社總收入超過429萬元,每戶村民平均分紅2700元,共157余萬元。除村集體合作社分紅外,該村的各作業組也進行了產業分紅,民眾吃上了“生態旅游”飯,走上致富路。

(責編:郝潔、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