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7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西藏自治区主席 齐扎拉

2020年02月20日15:17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做好全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区党委九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全面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 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6% 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 5 万人;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完成以上目标,必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我们要结合实际,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加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加快新兴业态发展;坚持在协调上下功夫,把巩固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布局,继续发展好“七大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低碳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坚持扩大开放,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坚持共享为根本,始终聚焦群众生产生活和关注关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上述要求,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健全脱贫成效监测和返贫预警机制,强化保障措施,防止边缘户致贫、脱贫户返贫。继续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建立“防返贫险”。发挥产业基础作用,加大地(市)统筹,加强项目运营管理和结构优化,完善法人治理,巩固利益联接,加快规模发展。用好脱贫攻坚教材,引导教育各族群众。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政策、投入、方式衔接。确保以过硬的成果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二)保持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实施建设美丽西藏“ 三整治、三提升”行动。推进污水治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力争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10% ,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保持优良的空气质量水平。主要江河湖泊水质不低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三)确保金融运行平稳。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 1%以内,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持续推进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整顿交易市场,遏制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针对区属投资金融企业,开展投资参股行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按照年度既定目标,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

二、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基础

(一)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抓住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重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促进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关系农牧民生产生活十项惠民措施。保持青稞产量稳定,推进精深加工。蔬菜、肉奶产量均达到 100 万吨。建设高标准农田 75 万亩、优质饲草基地 10 万亩, 实施 200 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和 30 万头(只)畜种改良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 2000 公里,力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 95%、75%,通客车率分别达到 100%、80%。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农牧民合作社,加大集体经济支持力度。推进特色小镇、最美休闲乡村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扩大“ 三农”保险覆盖面。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改造提升 300 个重点县乡科技服务条件,提高村级科技人员补助。村干部基本报酬和业绩考核奖励标准年人均提高 1500 元以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投资落实力度,促进民间投资企稳回升,发挥政府债务资金支持民生项目作用,加强援藏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左右。配合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加快拉林铁路建设,配合开展中尼跨境铁路可研论证。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开工,那曲至拉萨、昌都至加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 S5 快速通道、沿边公路网。开工"3+ 1" 机场和通用机场项目,建成贡嘎机场新航站楼。确保“三大民生”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加快建设格拉油气管道。推进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审批。确保宗通卡、索朗嘎咕水利枢纽开工,力争易贡湖水利项目开工。大力实施农田灌溉“ 最后一公里”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 120 万亩。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力争实现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 结束全国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孤网运行的历史。

(三)推进产业发展。

高原生物产业。打造青稞、牦牛、奶牛、藏羊、藏猪、藏药材等十个高原生物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林草产业。开工聂当、森布日“一区两园” 高原生物产业园区。补全建强产业链,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区域品牌。力争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达到 15%以上。

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推进景区“五通四有”工程。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转变。降低游客进藏成本,提高便利性。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业。培育“ 旅游+”新业态。力争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4700 万人次,收入超过 600 亿元。

清洁能源产业。确保加查水电站投产,加快建设苏洼龙、叶巴滩、大古等水电站项目,启动澜沧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地热、风电、光伏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 1000 万千瓦。

绿色工业。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体系建设。推进天然饮用水品牌整合,加大营销,扩大销售。有效释放水泥产能,大力推进区内地材规模开发应用,促进绿色建材业提质增效。发展民族手工业。确保藏医药产业增长 10% 以上。加大绿色矿山建设,推进铜、锂等优势资源保护性利用。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

现代服务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推进金融服务便利化。大力拓展科技研发、仓储物流、家政养老、文化娱乐、健康餐饮等产业。鼓励发展网约车、城际快递、夜间经济等新业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

高新数字产业。加快信息和数字技术运用, 助推教育医疗、社会治理、产业协同发展、政务服务等。加快拉萨高新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进北斗卫星应用示范。实现农牧区电商服务全覆盖。推进 5G 应用,力争年底各地(市)所在地覆盖 5G 网络。

边贸物流业。推进拉萨、日喀则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电商、物流与产业融合,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向农牧区延伸,继续降低物流成本。冷链物流增长 100% 以上。力争货运周转量增长10%。优化外贸结构,扩大自产产品出口。完善边境贸易设施建设。扩大边境小额贸易,确保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 1 倍以上。

(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确保科技投入增幅高于去年。深度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支持建设拉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建设藏医药科研统一平台。加大科技人才援藏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广泛开展普惠实用的科普工作。持续推进“ 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双创”载体达到 150 个。

三、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生动力

(一)锐意推进各项改革。

加强资源市场化配置。推进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线上线下并行的产权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强清查、核算和管理。制定和公布区片综合地价,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落实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国资统一监管,加快向“ 管资本”转变,发挥国有经济维护国计民生、培育战略产业引领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成建投、交发、航投、幸福家园等区属产业集团组建重组。推进与中国旅游、宝武集团等央企合作。加快“ 双百企业”员工持股和上市试点。完成农电“ 直管”改革。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贯彻中央支持民营企业 28 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 互联网+ 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转型升级和“专精特新”发展。整合重构自治区级担保公司,力争融资担保能力达到 50 亿元以上,发挥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纾困基金作用,落实直接融资便利等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尼泊尔在贸易、旅游、产能、民生等领域合作力度,实施好对尼援助项目。改善提升香客接待。完善提升樟木、吉隆、贡嘎机场、里孜口岸功能,推动亚东口岸恢复开放。加快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拉萨综合保税区封区运营。发挥好“ 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等平台作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 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继续清理减并多部门多层级审批事项,动态调整自治区级行政审批权责清单。狠抓“ 互联网+政务服务”牛鼻子, 提高“一网一门一次”服务和电子证照覆盖面、延伸度,实现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与大厅全面对接融合,继续开展流程再造,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网上招投标。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力争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推进各级行政收费“清零”,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清欠减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质量监管提升。坚决破阻碍、降门槛、优服务,吸引区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更多汇聚高原。

(四)着力加大招商引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抓紧项目储备,转变招商理念和方式,强化政策措施和衔接服务。发挥央企骨干作用,深挖产业援藏潜力,激发民营企业热情,走出去上门推介,请进来实地考察,量身定制,全程代办,专班服务。认真筹备第五届藏博会。再掀招商引资高潮,确保完成投资 500 亿元以上。

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共享

(一)努力保持就业稳定。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企业吸纳、公招考录、就业援藏、自主创业,开发合作社、幼教和乡村科技岗位,确保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6 万个以上,就业率 90%以上。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培训 10 万名农牧民,确保转移就业 60 万人,人均劳务收入增长 20%以上。

(二)继续优先发展教育。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教育。推进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完成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毛入学率达到90%。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发挥社会教育资源效能,完善特殊教育、终身教育、在职教育、农牧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作用。实现“互联网+教育”全覆盖。提高“三包”补助标准,生均每年从3720元提高到4200元。

(三)加快建设健康西藏。落实“健康中国行动”15 项任务,深化医疗医保医药“ 三医联动”改革。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人均经费增长 10% 以上。加强高原性心脑血管疾病、结核病、肝炎、风湿骨关节疾病、妇女“两癌”等筛查防治。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强疫苗安全监管。加强精准康复和残疾预防。提高妇幼健康保障能力。完善食品药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医疗人 才“ 组团式”援藏效能。县级以上医院 100%实现“ 互联网+ 医疗健康”。保护发展藏医药浴法申遗成果,加快藏医药健康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展“ 健康茶”推广试点。加大全民健康宣传。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办好全区青运会“、环喜马拉雅”户外活动等赛事。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夯实基层文化阵地。加快补齐基层新华书店建设短板。加快智慧广电、融媒体建设, 推动广电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西藏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电艺术中心建设。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四讲四爱”教育实践活动。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力淡化宗教消极影响。确保县级艺术团 100%有排练场所,推进乡村演出队伍建设。命名第一批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办好文化产业园区,拓展“文创西藏” 品牌建设,深化西藏特色文化产业之窗。

(五)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期福利金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 260 元。平稳实施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综合保障能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政策, 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三老”人员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各项标准。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帮扶。推进社会化养老。多措并举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 2.49 万套。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五、持续推进协调发展,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区域格局

(一)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基本建立全区四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推进拉萨山南一体化,加强藏中河谷经济带建设,提升3小时经济圈。推进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加快实施森布日二期工程。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做优县域经济。强化藏东地区门户连通功能,谋划东联川渝滇经济带和藏东南新发展。强化藏西北主体功能区建设,密切北向青甘宁疆经济联系,加强协作,开展江河源保护、战略物资储备勘查、自然资源一体集约利用。

(二)加快边境地区建设。加强联防联控,保障和谐安宁。持续完善路网、电网、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发展沿边经济带,完成边境小康村建设任务,促进边境地区人口兴旺、产业兴旺。继续提高边民补助标准,一线边民最高到6000元。

(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开展30个边疆明珠小镇建设试点。完成县城给排水、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高寒县城供暖工程,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市政设施运维费用保障政策。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四)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巩固提升产业园区功能,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一个地(市)一个特色核心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和新型工业化升级。探索区内“飞地经济”模式。深化藏青两省区合作交流,办好藏青工业园。确保各类园区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力争吸纳就业10万人以上。

六、持续建设美丽西藏,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屏障

(一)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资源开发监管,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长效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支持公益诉讼。

(二)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深入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探索建立林(草)长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加大水资源和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自治区级 20 个主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加强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启动“ 三江源国家公园”西藏片区建设,推进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审批,确保珠穆朗玛峰、羌塘片区建设。

(三)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补偿、绿色金融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研究。完善群众受益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补偿体制机制。扩大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助面积。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布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让净土永葆纯净,让群众更加幸福。

七、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强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根基

(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和对达赖集团斗争方针,深入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完善维稳处突长效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推广发扬“枫桥经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打非治乱、扫黄打非,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巩固提高群众安全感。

(二)坚决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大力宣传和贯彻实施《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事务法治化,确保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开放促交往,以发展促交流,以繁荣促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加强和改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深 化“ 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宗教界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抵制一切分裂破坏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宗教,崇尚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交通运输、旅游、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和专项整治,夯实基础,严格监管执法,加强消防应急救援,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救援能力。加强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林草、卫生、防疫、生态 环境等各类灾害监测预防预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 九大工程”,加大救灾物资装备储备,确保灾害事故有效应对、高效处置。

 

(责编:郝洁、柴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