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文明新風吹遍大街小巷

接地氣、抵人心的理論宣講浸潤百姓心田,點單派單式的志願服務融入生活各方面,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不斷上演……如今,在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像這樣接地氣、活力足、有溫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文明新風吹遍大街小巷。
動真情,志願服務暖民心
近年來,聶拉木縣從搭平台、建隊伍、辦活動著手,整合各類有效資源,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該縣已建成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了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全覆蓋。
2021年10月3日下午,聶拉木縣波絨鄉寺龍村黨支部書記索朗接到救治缺氧游客的通知后,立即組織該村希峰黨員救援志願服務隊,前往事發地開展救援工作。“每年都有許多登山探險愛好者前往希夏邦馬峰探險,由於個別游客安全措施不到位、對周圍環境不熟悉等原因,時而發生缺氧、失聯等突發狀況。”志願者旦增曲培說,為此,寺龍村黨支部決定成立希峰黨員救援志願服務隊。
開展救援志願服務活動僅僅是聶拉木縣志願服務的一個縮影。目前,聶拉木縣已組建1支志願服務總隊、11支專業性服務分隊、51支志願服務分隊,共有志願者1370余名。垃圾清理、助農收割、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免費義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忙碌的身影。2021年,聶拉木縣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1590余場次,惠及群眾3萬余人,逐步構建起服務精准、活動經常、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網絡,不僅為農牧民排憂解難,為鄉村生活增姿添彩,還拉近了干部群眾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建舞台,文藝活動放光彩
為扎實推進聶拉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效開展,聶拉木縣文旅局精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文藝展演精彩紛呈,文化課堂惠及群眾,文藝志願服務溫暖人心……聶拉木縣的文化氛圍愈加濃厚。
2021年10月27日,由聶拉木縣文旅局組織開展的專場文藝巡演在聶拉木鎮扎西崗村拉開序幕。活動現場,一段段獨具韻味的唱腔,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一幕幕飽含激情的演繹,讓觀眾深深陶醉其中。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群眾需要什麼,文藝志願服務就提供什麼。聶拉木縣文旅局副局長次達瓦介紹,2021年,縣文旅局組織文藝下鄉演出共計68場次,觀眾達到37850余人次,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同時,縣民間藝術團始終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根據群眾不同的需求進行文藝創作。
“以前大家的文化活動比較匱乏單一,出去看演出的機會也少。現在,村裡成立了文藝演出隊,群眾自己成為舞台上真正的主角。”扎西崗村黨支部書記羅布告訴記者。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接地氣,文明新風扑面來
走進聶拉木縣聶拉木鎮江崗村,一幅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鄉村亮麗畫卷映入眼帘:村組道路寬闊平坦,農家院落整潔亮麗,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富民產業蓬勃發展……
江崗村距聶拉木縣城12公裡,下轄2個自然村,共有110戶438人。為引導群眾樹立文明理念,江崗村從環境衛生抓起,成立環境衛生志願服務隊,大力開展美化家園、村庄綠化、衛生掃除等行動,引導群眾共同參與環境衛生管理。“現在不僅村裡環境干淨整潔了,村民還在自家庭院種上花草樹木,看著賞心悅目,住著也舒坦自在。”江崗村村委會副主任西熱旦增說。
美麗鄉村不僅要美化鄉村,更要弘揚鄉風文明。為更好地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江崗村通過村廣播和宣傳欄,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倡導村民樹立文明健康新風尚。“現在村風更和諧了,村民之間聯系互動更加緊密了。”西熱旦增笑著說,可喜的變化正在逐步顯現。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聶拉木縣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完善評選活動機制,常態化推進“好人評選”,引導群眾爭當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引領者、宣傳者和監督者。如今,聶拉木縣所有鄉(鎮)和村(居)將“村風民俗、婚姻保障、生態環保、矛盾糾紛化解”等內容寫進鄉規民約和村規民約,群眾文明意識不斷提高。
聶拉木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吳萌表示:“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把群眾的實際需求作為實踐方向,以一個個理論陣地、一支支志願者隊伍、一次次暖心服務、一樁樁惠民實事,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進一步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讓文明實踐活動更有溫度和生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