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出行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70年來,一條條公路通車、一列列火車疾馳、一架架飛機起落,曾經的雪域高原雄關漫道,如今已是四通八達。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出門全靠腳”到“出行由你選”,從“封閉堵塞”到“暢行無阻”,無不記錄著西藏交通方式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拉那高速、拉日高速、拉林鐵路即將通車之際,《西藏商報》今日起推出專題策劃《雙城記》,以城市與城市之間更加“親近”的視角,展現交通發展給我區經濟社會、民生改善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
發展變化 “我離家鄉更近了!”
今年32歲的佔堆是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卡孜鄉人,他告訴記者,小時候父親帶著他去縣城是騎馬或者坐馬車,父親牽著馬,他坐在上面。坑坑窪窪的土路,走三個多小時才能到縣城。
當時是土路,路面狀況差,坡陡、彎急,而且坑窪不平。雨天更是積水嚴重,滿是泥濘,在這條土路上,父親帶著佔堆走了五六年。“后來修了路,也只是把坑坑窪窪的泥土路鋪成了砂石路面。再之后,大概是我上五年級的時候通了馬路,路面狀況一下子就好了很多。”佔堆說。從土路到砂石路再到如今的柏油大道,從馬車到拖拉機再到汽車,道路交通與交通工具的發展映射著時代的變遷,從蜿蜒崎嶇的土路到如今四通八達的柏油大道,佔堆激動地說:“以前,從村裡到縣城需要三個多小時,現在隻需要十來分鐘,隨著通行條件的改善,我離家鄉更近了!”
人民群眾出行條件及出行方式變化的背后,是用一組組數據支撐起的亮眼成績單:2017年,日喀則市第一條高等級公路——日喀則機場專用公路建成通車,並在桑珠孜區和謝通門縣率先試點農村公路EPC總承包建設項目。2019年,拉日高速全面開建,日喀則市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基本形成。“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實施交通建設項目787個,建設規模11020公裡,落實投資574億元,是“十二五”的6.6倍,通車裡程達20339公裡。
建設縮影 一條路改變一座城
行走在日喀則市謝通門縣,柏油路蜿蜒在叢山之間,通往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串聯起大山中的一個個村庄,一條條“四好農村路”讓鄉村更美、農民更富。“路修好了,不僅改善了我們的出行條件,還帶動了產業發展,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謝通門縣居民次仁頓珠說。
近年來,謝通門縣在全區率先試行農村公路EPC建設模式,建設規模1254.5公裡。累計實施交通項目58個,建設總裡程1394.5公裡,實現了100%的鄉鎮通暢、94.7%的建制村通暢、80%的自然村通達,受益群眾達4萬人。此外,成立客運公司,實現了100%的鄉鎮通農村客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農村客運,全面解決了謝通門縣群眾出行難、乘車難的問題。
農村公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基礎設施,謝通門縣鄉村公路發展只是日喀則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日喀則市堅持將農村公路建設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工作結合起來,不斷改善鄉村道路通行條件。“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已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774個,解決了70個鄉鎮、853個建制村、347個自然村的通暢問題和224個自然村的通公路問題,鄉鎮、建制村通暢率分別達96%和84%,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車,為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達35億元。
交通便捷 回鄉時間縮短至3小時
5個多小時的車程,270多公裡的距離,承載著索朗巴珠對家人滿滿的思念。今年29歲的索朗巴珠出生於拉薩,畢業后在日喀則市工作。為了能經常與家人團聚,他每周末都要開車往返拉日兩地,得知要修建拉日高速的消息后,索朗巴珠每天都掰著手指算時間。“今年,拉日高速部分路段已經通車了,行駛時間縮短了一些,等拉日高速全部路段通車后,回家就更快、更方便了,我很期待。”索朗巴珠說。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區交通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日益增長的需求,G4218雅葉高速拉薩至日喀則機場段工程項目(拉日高速)施工建設。該項目路線全長166.98公裡,設計行車時速100公裡,雙向四車道。待拉日高速公路全線實現貫通后將形成拉薩輻射藏西地區的紐帶,是通往日喀則市和阿裡地區的快速運輸大通道。
拉日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讓拉薩與日喀則之間的通行時間由原來5小時縮短至3小時之內,像索朗巴珠一樣的“游子”也能享受到交通快速發展的成果。同時,拉日高速公路是西藏融入“一帶一路”倡儀、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有利於加快西藏融入周邊省份經濟圈,推進沿線旅游產業升級,完善產業鏈條,提高區域國省干線公路快捷通達能力,為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區域交流,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
“十四五”時期 日喀則市將推進交通強市建設
“十四五”時期是日喀則市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關鍵五年,也是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這個時期,日喀則市交通局將錨定奮力開啟交通強國建設日喀則新征程的總目標,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系統推進交通強市建設,全面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交通強市建設、實現新時代追趕超越的關鍵之年。這一年,日喀則市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加快建設交通強市,著力提升服務供給質量,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抓好保安全保暢通保穩定。全面完成“十三五”農村公路項目收尾工作,完成公路交通投資53億元以上,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同時,堅持高標准推進,加快建設綠色平安交通,提高全市交通運輸智能化水平,推動公交車調度中心和大數據融合共享工作,大力提升交通運輸創新發展能力。
到2025年,力爭開工建設日亞高等級公路日江段,普通國道全部貫通並實現黑色化,重要省道實現黑色化,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實現所有邊防團、營通硬化路,所有邊防連和具備條件的邊防所通公路,基本構建日喀則市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