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羅布林卡歷經數百年永葆“青春”的秘訣

貢桑拉姆

2021年04月30日10: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西藏羅布林卡歷經數百年永葆“青春”的秘訣

  西藏羅布林卡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西藏4A級景區,是進藏游客必到的“打卡點”。

  臨近“五一”小長假,記者走進這座“寶貝園林”。雖然多處金頂在修繕,但仍能感受到古建筑群的視覺體驗及其背后的歷史底蘊。

  “通過金頂鎏金、夯打阿嘎土等傳統工藝,讓蘊藏深厚歷史記憶的古建筑保留其原貌。”羅布林卡金頂屋面修繕保護工程項目負責人邊巴卓瑪,穿梭在各修繕點的施工現場,為這裡的修繕工作忙碌不止。

  羅布林卡始建於公元1751年,是歷代達賴喇嘛夏宮,也是西藏規模最大、營造最美、古跡最多的池苑式宮廷建筑。 迄今已有270年的歷史。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直以來,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尤其是邊疆民族地區的文物保護重視有加,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邊巴卓瑪說,數百年的古建文物至今“容顏”無損,這得益於中央政府不惜重金實施的保護。

  2002年6月,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為3.3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羅布林卡項目投資6744萬元。

  此次金頂鎏金屋面修繕工程於2017年獲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2019年底完成公開招標,2020年底啟動先期准備工作,專項資金3868萬元。

  此次主要對堅賽頗章等9處古建筑金頂群進行鎏金修繕,同時對部分宮殿屋面阿嘎土(藏語中是指黏性強而色澤優美的一種風化石,是傳統的建筑材料 )及部分文物設施進行搶救性保護與修繕。

  邊巴卓瑪認為,古建文物的保護修繕要做到“原汁原味”,保証其原貌不改變。“修繕項目都要經過嚴格的勘察、設計、審批、立項和招標等程序,任何環節不能有半點馬虎。”

  “我們修繕的最終目的就是保護文物本體。”邊巴卓瑪介紹,羅布林卡每年還進行科技保護項目、搶救性保護項目和壁畫維修項目。

  她認為,由於長期風吹日晒和雨水的侵蝕,古建筑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常態性的保護與修繕,也是“守住”羅布林卡“青春容顏”的關鍵之一。

  “在本體面貌不改變的原則下,我們進行最小的干預。”邊巴卓瑪稱,為了讓古建筑保持原貌,此次修繕依然延用夯打阿嘎土等傳統工藝。

  守護羅布林卡40余年的古建保護專家阿旺洛珠介紹,西藏最精美珍貴的壁畫往往繪制於頂層殿堂內,因此屋面阿嘎土工藝極為重要。

  “平均每平方米的阿嘎土需要連續夯打7天。”阿旺洛珠介紹,“夯打阿嘎”是在西藏延用至今的修繕古建筑傳統工藝,其鋪設的主要材料是當地特有泥土,並與一定比例的碎石等混合后,平鋪在屋頂、屋內地面,隨后由數十人組成的阿嘎土隊伍進行夯打和細致打磨,使之堅實無縫、光亮平滑。

  阿旺洛珠說,阿嘎土的修繕工藝,能讓古建原貌“容光煥發”,“這就是傳統工藝的精髓所在。”

  “他們在鎏金,這裡不能停留太久。”記者跟隨阿旺洛珠走進羅布林卡北側較為僻靜的小院時,數名工人帶著防護面具在為金頂部件上鎏金。

  阿旺洛珠說,他們已把金頂病害處的部件做好標記、標號之后進行了拆卸,對病害銅部件進行修補和鎏金,待鎏金完成后再將拆卸的部件歸位復原。

  “羅布林卡是藏文化的寶庫,也是藏漢民族交往交融的見証,殿內壁畫堪稱清代時期的佳作。”邊巴卓瑪稱,此次修繕項目雖點多面廣,但部分宮殿有望在“五一”時開放,“羅布林卡將會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游客面前。”(完)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