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5年,西藏在教育、衛生、社保和就業等領域累計投入資金2470億元,比“十二五”增長98.3%。西藏自治區財政廳的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西藏本級財政支出中,用於民生重點領域的支出佔比達80%以上。扎實的民生保障,為高原群眾擺脫貧困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二級巡視員肖厚國表示,“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落實了一系列民生發展舉措,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社會保障方面,西藏完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時五保供養和孤兒收養實現“雙集中”。在教育事業保障方面,5年來西藏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5%,實現了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助學金政策全覆蓋,以及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義務教育階段農牧民子女全覆蓋。在穩就業方面,“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3億元,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1.06萬人,通過農牧民和貧困人口轉移就業等措施,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此外,西藏還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應急救助互為補充銜接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近20%。
一手抓民生,一手抓發展。
羊卓雍錯美景。普布扎西 攝
得益於清潔電源和大電網建設,西藏自治區用電負荷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十三五”規劃期間,西藏全社會用電量從2015年的40.53億千瓦時,到2020年全年預計達到82.45億千瓦時,增幅超過100%。到2020年年底,西藏電網已覆蓋全區74個縣(區)和主要鄉鎮,有力推動了深度貧困地區、抵邊村寨農牧民群眾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十三五”期間,西藏完成城鎮基礎設施投資475億元,全區城鎮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處理率和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加上交通運輸、電力供應等的不斷完善,不僅讓雪域高原更加宜居,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硬”支撐。而青稞、蔬菜種植的擴量提質,在改善百姓營養膳食的同時,也在培育、壯大新型農業。
延續千百年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變化。農業生產從一家一戶的單打獨斗,到成立專業合作社﹔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轉移到城鎮就業﹔全區74個縣區實現農村電商全覆蓋,“天上好物”得以走出高原……
這些改變,見証著雪域高原奔小康的鏗鏘步伐。
年產77萬噸!西藏人民吃菜不再難
58歲的阿旺羅布右手拎著購物袋,從藥王山農貿市場悠閑地走了出來。記者上前詢問他買了些什麼?他舉起袋子笑著說:“我買了點西紅柿、雞蛋和芹菜,准備回家做飯。”
在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尺牘鎮農貿市場,商販在整理蔬菜。詹彥 攝
藥王山農貿市場位於布達拉宮西側,是拉薩市民的“菜籃子”之一。“一天的蔬菜銷售量7噸、禽蛋1.5噸、魚類13噸左右。”藥王山農貿市場負責人馬鑫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的發展,近幾年農貿市場的蔬菜禽蛋銷量持續增長。
二三十年前,因為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嚴酷,加上生產技術滯后和交通阻隔,西藏無法大面積種植蔬菜,“吃菜難”比較突出。“小時候除了糌粑、奶制品和肉類,隻有自家種植的土豆、大白菜和蘿卜,根本吃不到其他蔬菜,更別說海鮮了。”阿旺羅布回憶說,后來雖然能吃到一些蔬菜,但價格昂貴,買得極少。
據1981年的資料顯示,西藏一年的蔬菜總產量隻有2.6萬噸,人均年佔有量不足14公斤,平均25天才能吃到1公斤蔬菜。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平措扎西說,如果長期吃不到蔬菜,人體將缺乏各類維生素,營養不全面,體質變差,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為解決居民吃菜難問題,西藏把“菜籃子”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列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蔬菜生產基地。
“我們根據氣候和土壤特征,大力推廣設施農業的同時,研究高寒地區種植技術,引進了韭菜、芹菜、茼蒿等新品種,全區蔬菜供應水平明顯提高。”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管理處處長楊建斌說。
西藏還大力發展藏雞養殖產業,培育發展藏雞孵化、藏雞散養、循環養殖的專業合作社。2019年,西藏禽蛋產量達5366.44噸,其中雞蛋產量達5364.62噸。
如今,西藏蔬菜種植面積已達38.75萬畝,年產量達77.19萬噸,夏秋主要城鎮蔬菜自給率已達85%,冬春自給率也有65%,吃菜難問題得到逐步緩解。楊建斌說,近年來,隨著西藏蔬菜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加上從外調運蔬菜,基本能滿足西藏居民的蔬菜需求量。
蔬菜禽蛋大量端上居民餐桌,是西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縮影。2019年,西藏餐飲消費支出達110.04億元。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會長褚立群說,現在越來越多外來餐廳亮相雪域高原,豐富西藏人民的“食譜”,讓飲食結構更趨多元,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在我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小朋友們在新建成的幼兒園前玩耍。晉美多吉 攝
轉移就業,西藏逾60萬農牧民開啟新生活
“農忙時回村種青稞,閑時在縣城產業園的車間裡編織氆氌。”這是46歲的卓拉脫貧后的日常生活,“比過去更快樂充實。”
卓拉是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白列村人,兩年前享受易地扶貧政策,從偏僻的小山溝搬遷到縣城邊的新村,和女兒兩個人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房。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現代農機具的使用,讓卓拉和西藏絕大多數農牧民一樣,不用再把所有時間花在農牧業生產和低效率勞動上,有了大量農閑時間。
她在縣城的產業園區找到了一份編織氆氌(一種藏族毛織工藝品)的工作。“織氆氌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種青稞,現在家裡一年收入超過16000元。”
近年來,為了讓西藏農牧區擺脫農活束縛的剩余勞動力實現更充分就業,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西藏按照群眾意願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初,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達60.4萬人。
西藏農牧民佔全區總人口的68.5%,近240萬農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個村(居)。近年來,受益於脫貧攻堅集體經濟壯大,農牧業生產和飲水安全、用電等條件的改善,西藏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出農牧區,走進城鎮,變身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推動農牧民就業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
在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來自湖北省武漢市旅游學校的援藏教師馬丹(左三)指導學生練習校園啦啦操。張汝鋒 攝
舊西藏,超過95%的人口是農奴,沒有人身自由。西藏農牧民群眾通過民主改革,第一次擁有了生存權和勞動力支配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西藏農牧區就業結構日趨多元化,勞動力流動性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激發了有就業吸納能力城鎮的經濟活力,並由此帶動了周邊農牧區的發展。
“同時,醫療衛生、教育培訓以及養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對農牧區人口特別是特困群體設計了特殊優惠政策,為轉移就業的農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消除了他們獲取和從事新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后顧之憂,增強了他們增加收入和提升生活質量的能力。”格桑卓瑪說。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將就業扶貧當作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按照群眾意願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余勞動力就業,推進“訂單定向式”培訓和“以工代訓”,通過勞務輸出擴大就業。
此外,自治區還出台特殊政策,將投資400萬元以下的中小工程交由農牧民組成的施工隊施工。截至2020年9月底,西藏各級政府投資項目開復工5949個,吸納農牧民就業20.74萬人。
格桑卓瑪表示,西藏人口一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伴隨著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和勞動力流動性提高,西藏勞動力正不斷從農牧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其他產業的勞動力需求,使西藏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
從單打獨斗到專業合作 53萬多西藏農牧民脫貧致富
西藏昌都市邊壩縣草卡鎮的溫室大棚裡,村民扎西卓嘎正將雄花的花蕊涂抹在雌花上,進行西葫蘆授粉作業。
“現在合作社與技能培訓學校合作,不但教我們農牧民學習生產技術,還解決銷路問題,我們家一共5個溫室大棚,每個大棚年收益有1萬多元。”西紅柿、黃瓜、辣椒、南瓜……都是扎西卓嘎在技能培訓中學會種植的品種。
以前,西藏農牧業經營主體以家庭為單位,產業規模小,商品化率低,市場競爭力差,抗風險能力弱。
為此,西藏在脫貧攻堅中將目光投向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組織成立種植業、農畜產品加工業、物流運輸業、民族手工業等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合作社,並在政策支持、幫扶引導、設施建設、產品培育、市場拓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力度。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次仁旺姆說,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使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生產效率和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農牧業生產專業化、標准化與規模化水平大大提升,有效帶動了農牧民收入增加,為西藏整體告別絕對貧困打下了堅實基礎。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西藏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3726家,同比增長58.8%,加入合作社家庭164749戶、537159人,合作社社外輻射帶動77632戶、213830人。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9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全國高6.4個百分點,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4個百分點。
在西藏山南市加查縣熱果村,109歲的索朗卓瑪(右)和妹妹次仁行碰頭禮。普布扎西 攝
農村電商全覆蓋 “天上好物”不再深藏閨中
去年的秋收季節,西藏江孜縣江熱鄉的青稞田裡一派繁忙景象。收割下來的青稞被捆扎成堆,均勻地立在田裡。不久之后,這些來自青藏高原的青稞將被磨成粉,在上海的面包坊裡做成青稞吐司,成為東方大都市裡市民的健康早餐。
這場橫跨中國東西的“青稞之旅”背后,是一項名為“消費扶貧”的全國性扶貧舉措。依托消費扶貧,特別是日漸發達的農村電商網絡,西藏的優質農產品和地方特產得以走出高原,走向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擺上了千家萬戶的客廳和餐桌。
西藏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受限於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藏地物產遇到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實際問題,品牌不響、銷路不佳、后勁乏力的弊病一直困擾著產業發展。
電子商務行業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天上好物”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局面。目前,西藏寬帶和4G通信覆蓋率達到99%,截至2020年三季度,西藏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網點776處,累計建設縣域扶貧館74處,實現所有縣區農村電商全覆蓋。來自雪域高原的網上店鋪、電商從業者和電商交易額由此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講解員次仁卓嘎(左)在進行直播。晉美多吉 攝
2020年4月,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常務副縣長王軍強開啟“直播帶貨”,不到兩個小時,來自海拔4800米的牦牛肉被一搶而空,線上線下訂單1200份,銷售額近20萬元。“一場直播也為申扎這個藏北曾經的貧困縣,撒下互聯網經濟的種子。”王軍強說,對於貧困地區而言,消費扶貧不僅是幫助解決產品“賣得掉”的問題,更是為“賣得好”“賣得久”打基礎。
在距離拉薩1400公裡的阿裡地區札達縣,由內地工廠代工生產、以當地特產沙棘為原料的沙棘汁、沙棘原漿、沙棘籽油等產品,也通過電商平台走向全國。
日喀則市江孜縣是西藏自治區的青稞主產地。以前,這裡至少有30%的青稞是農牧民自己消化,商品化率較低,缺少產業帶動,當地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青稞的經濟價值。上海援藏干部、江孜縣委常務副書記張毅說,為此,上海援藏隊“牽線”電商平台,把大量餐飲商家和青稞種植戶連接起來,將青稞的商品化率進一步提高。
“西藏特色商品產銷的經濟效益潛力巨大,電子商務將成為拉動區內、拓展區外市場的強力引擎。”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嘎鬆美郎說,電商模式是加速經濟發展和產業整合的有效手段,這對西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農牧民持續增收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