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相繼宣布告別貧困

張偉

2020年11月30日11: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相繼宣布告別貧困

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相繼宣布告別貧困

  圖為8月2日,那曲市班戈縣多爾格村的藏式服裝店內,牧民次仁桑布(左)在縫制藏袍,該服裝店歸村合作社所有,解決了6位牧民的就業問題(資料圖)。 江飛波 攝

  11月27日,西藏那曲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那曲市副市長母興斌表示,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退出。至此,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日喀則、昌都、那曲已全部宣布脫貧。

近年來,那曲市班戈縣推行村級牧業經濟合作社,牧民們將牛羊及草場作為股份加入合作社,部分牧民開始從事旅游服務、服裝加工及運輸等行業,收入逐年提高。圖為8月3日,班戈縣的牦牛群在一片草原濕地中覓食(資料圖)。 江飛波 攝

  近年來,那曲市班戈縣推行村級牧業經濟合作社,牧民們將牛羊及草場作為股份加入合作社,部分牧民開始從事旅游服務、服裝加工及運輸等行業,收入逐年提高。圖為8月3日,班戈縣的牦牛群在一片草原濕地中覓食(資料圖)。 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規劃》指出,上述3地集中了全區75.2%的貧困人口,多種致貧因素疊加,是西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要求實行差異化政策,把資源、政策要素向重點貧困區域集中。

圖為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根據城鄉消費群體差異化需求,創新研發的果醬布丁酸奶、真空酥油等產品擺放在貨物架上。色慶鄉統籌全部28個行政村的合作社,通過政府引導、民眾參與模式成立合作聯合社,建立了完整的牧業全產業鏈,5座牧場總面積超過6萬畝,牲畜近3000頭,畜產品日加工能力5000斤,直接帶動200多名牧民就業(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根據城鄉消費群體差異化需求,創新研發的果醬布丁酸奶、真空酥油等產品擺放在貨物架上。色慶鄉統籌全部28個行政村的合作社,通過政府引導、民眾參與模式成立合作聯合社,建立了完整的牧業全產業鏈,5座牧場總面積超過6萬畝,牲畜近3000頭,畜產品日加工能力5000斤,直接帶動200多名牧民就業(資料圖)。 張偉 攝

  自今年10月以來,西藏各地(市)相繼召開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11月3日,日喀則宣布全市16.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隨后昌都也宣布全市19.4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

圖為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質檢員對從各牧場收集上來的牛奶進行質量檢測。色慶鄉統籌全鄉28個行政村的合作社,成立了擁有規范管理體系的合作聯合社,整合集體草場建立5座牧場,各牧場按照計分制統一放牧,畜產品實行定點、定時、定人收購,再統一檢測、加工、出售,建立了完整的牧業全產業鏈(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質檢員對從各牧場收集上來的牛奶進行質量檢測。色慶鄉統籌全鄉28個行政村的合作社,成立了擁有規范管理體系的合作聯合社,整合集體草場建立5座牧場,各牧場按照計分制統一放牧,畜產品實行定點、定時、定人收購,再統一檢測、加工、出售,建立了完整的牧業全產業鏈(資料圖)。 張偉 攝

  在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母興斌介紹,2015年底全市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2402人,貧困發生率達22.7%,高出全中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5年來,那曲累計減貧137033人,1173個貧困村(居)全部退出,11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圖為8月12日,2018年7月從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右一)與家人在80多平方米的新家合影(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8月12日,2018年7月從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右一)與家人在80多平方米的新家合影(資料圖)。 張偉 攝

  那曲市扶貧辦主任吳春奎表示,那曲將就業扶貧作為最直接、最有效脫貧方式,摸清貧困戶培訓需求,結合用工實際,開展“以師帶徒”“以工代訓”等新型培訓模式,並與拉薩市16家用人單位簽訂《人力資源戰略協議》。“率先在全區實現了農牧民跨省、跨市務工就業。”

圖為8月12日,2018年7月從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新家位於一棟四層的樓房內(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8月12日,2018年7月從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新家位於一棟四層的樓房內(資料圖)。 張偉 攝

  此外,作為中國五大牧區之一,那曲打造牦牛、藏系綿羊養殖及優質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農牧業特色優勢產業,協同發展文化旅游、商貿物流、扶貧門面、合作組織、園區產業等扶貧產業。

圖為2020年1月16日,搬遷至那曲市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的農牧民在新家外面合影(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2020年1月16日,搬遷至那曲市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的農牧民在新家外面合影(資料圖)。 張偉 攝

圖為1月15日,在日喀則市謝瑪氆氌農村合作社,拉孜村一對夫婦在編織卡墊(資料圖)。 趙朗 攝

  圖為1月15日,在日喀則市謝瑪氆氌農村合作社,拉孜村一對夫婦在編織卡墊(資料圖)。 趙朗 攝

圖為西藏昌都市洛隆縣易地搬遷安置點阿托卡小康示范新村村民載歌載舞慶脫貧(資料圖)。 何蓬磊 攝

  圖為西藏昌都市洛隆縣易地搬遷安置點阿托卡小康示范新村村民載歌載舞慶脫貧(資料圖)。 何蓬磊 攝

  “后續工作重心轉向了如何確保脫貧人口穩定脫貧、穩定增收,如何更好銜接鄉村振興。”吳春奎說,將對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人民幣以下的脫貧不穩戶、邊緣易致貧戶進行常態化動態監測,同時持續實施“智志雙扶”工程,進一步提高農牧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

(責編:次仁羅布、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