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白瓊(右二)的主持調解下,糾紛被申請人現場用微信轉賬向申請人進行了賠償。 本報記者 王杰學 攝
“阿古”是藏北那曲羌塘一帶對德高望重的男性的尊稱,意為叔叔,飽含著敬重和愛戴。
在那曲市,就有這樣一位藏族老人,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阿古”。他就是色尼區那曲鎮仁毛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白瓊,今年67歲,1979年入黨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不久前,司法部關於擬表彰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公示公告名單中,就有他的名字。近日,記者採訪了群眾心中的這位“阿古”。
他是調解員—
在市場,在馬路邊,在學校附近……有矛盾糾紛發生的地方,白瓊都會出現
“阿古,謝謝您幫忙調解,之前我討要了多次工錢,一直沒結果,現在問題終於解決了。”今年7月22日,在那曲鎮仁毛社區“阿古白瓊”調解室,一起債務糾紛得到解決。申請人次某和被申請人馬某通過白瓊的調解握手言和,雙方都對白瓊表達了感激。
原來,次某是某運輸公司運送沙子的司機,馬某是該公司負責人。2019年,次某等4人為公司運送沙子100次,共計工錢50000元。期間,次某多次向馬某索要工錢未果,因此產生了糾紛。白瓊在細致了解情況后,對雙方進行了勸解教育,並給出了處理建議。最終,馬某答應支付次某等4人工錢44000元,糾紛得到解決。
像這樣的糾紛調解對白瓊來說,已經不是一兩次了。“2018年以來,每個月最多的時候要調解4到5起糾紛。”白瓊說。
“‘阿古’總是隨叫隨到,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熟知他的群眾說。在市場,在馬路邊,在學校附近……有矛盾糾紛發生的地方,他都會出現。
疫情防控期間,那曲鎮某村設卡檢測途經人員體溫。有一次,幾輛外地牌照的車輛經過卡點時不願意配合檢測,於是村裡年輕人自發用小車將路堵上,不讓車主經過,雙方因此發生糾紛。白瓊及時出面,告知雙方關於使用不當方式設卡封路以及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卡口工作人員依法實施檢查的相關法律法規,並詳細闡釋了拒不合作的后果。經過他的耐心勸導和講解,雙方情緒得到平復。最后,車主接受檢測,糾紛得到解決,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級。
“如果一件糾紛得不到妥善處理,吃飯也不香、覺也睡不好。”自從擔任調解員工作以來,白瓊共參加調解110起糾紛,其中疑難復雜事件29起,調解成功率在90%以上。“辛苦我一人,幸福千家萬戶。”在採訪中,白瓊告訴記者,他覺得人民調解工作不是一份苦差事,而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正是帶著這樣的朴素情懷,1993年至2011年,他任那曲鎮三村黨支部委員、和解組組長,2012年獲那曲縣優秀調解組組長,2019年被評為那曲市色尼區金牌調解員、那曲市金牌調解員和西藏自治區級金牌調解員。
他是宣講員—
把每一次宣講、每一次矛盾化解、每一次進村入戶都當作是一次流動式普法宣傳和政策宣講
多年的調解實踐工作讓白瓊意識到,群眾不學法、不懂法、法律意識淡薄是矛盾糾紛的根源之一。因此,他時刻把普法宣講牢記心間,把每一次宣講、每一次矛盾化解、每一次進村入戶當作是一次流動式普法宣傳和政策宣講。
做一名宣講員就是當農牧民群眾的“老師”,但對於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白瓊來講,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必須得付出更多的努力。要為群眾普法宣講,自己就得先行一步、先學一步、先懂一步。多年來,他堅持通過電視、廣播、書本報刊等學習法律知識,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認真學習《勞動合同法》《草原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婚姻法》《民法》《人民調解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並學習和掌握了黨的最新理論和惠民政策。
2019年6月18日,白瓊在那曲市色尼區開展了《憲法》《婚姻法》《宗教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宣講,講授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教育群眾、學生、僧尼達3000人。同年10月21日,他前往索縣、比如縣和巴青縣,為學生、群眾、僧尼5000余人重點進行了“四講四愛”、《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宣講。
“他的宣講足跡遍布那曲市色尼區所有寺廟和宗教場所。他總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講法律法規和黨的惠民政策、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很受僧尼的歡迎。”那曲市某寺僧人曲扎說。
“每次宣講,他都會帶上一個小本子,在上面記錄宣講提綱、學習心得等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那曲市色尼區司法局副局長卓瑪說,“在宣講中,他總能夠結合身邊事例,結合村情民意,將法律法規、理論政策、傳統習俗等以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傳達給廣大牧民群眾。”
2014年,白瓊被評為那曲鎮“優秀義務宣講員”﹔2016年、2018年先后被評為那曲地委宣傳部“優秀宣講員”“優秀農牧民宣講員”﹔2019年被聘請為西藏自治區“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員。據統計,自2012年成為一名宣講員以來,白瓊共開展法治宣講活動100余場次,累計受教育群眾3萬余人,解答法律咨詢人數200余人,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他是評議員—
“隻要對群眾有益,給政府提一些好建議,我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在被細心保管的眾多榮譽証書中,白瓊拿出其中一個,這是2008年4月那曲縣目標督查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給他的聘書。聘書上寫道:“為了促進那曲縣政府評議制度落到實處,促進政府自身建設取得實效,特聘請白瓊同志為2008年政府工作評議員。”原來,白瓊除了做好人民調解和宣傳宣講工作之外,在2008年至2011年間三次被聘為那曲縣政府工作評議員。
如何當好評議員?白瓊舉例說:“十幾年前,那曲縣草場圍欄項目實施中,個別鄉鎮村(居)群眾由於土地分割不明確,草場圍欄並未真正落實,村(居)草場糾紛時有發生。”通過下鄉了解民生民情民意,他向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及時匯報了這一情況,最終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學生輟學的事情對於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白瓊來說,是莫大的痛心。他告訴記者:“由於群眾普遍對教育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輟學的事情常常發生。我自己是因為當時受條件限制無處讀書。現在有地方讀書怎麼能不去讀呢?這可是要毀了孩子的一生啊。”后來,通過向縣政府和教育部門反映,不斷做通家長思想和教育工作,學生輟學的現象逐漸減少。
“當了三年評議員,圍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縣委政府和相關行業部門工作任務落實等情況,向上級匯報和反映過大大小小十幾件事情。”他說,“隻要對群眾有益,給政府提一些好建議,我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這就是群眾心中的“阿古”。
2019年10月13日,那曲市色尼區首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調解室——“阿古白瓊”調解室挂牌成立。採訪結束時,他對記者說:“隻要工作需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