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相親,猶如茶與鹽巴。”
“守望相助,就像酥油糌粑。”
走進素有“雪域江南”之稱的林芝市巴宜區,天高雲淡,碧澈如練,蓊郁蔥蔥,隨時感受著團結的力量,隨地綻放著和諧的光芒。
在這片藏、漢、回、門巴、珞巴等10多個民族聚居的1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一朵朵芳香四溢的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西藏剛剛和平解放,你們要好好建設西藏。”唐地村87歲的老黨員宗巴,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兩次被毛主席接見,將毛主席的話兒牢記在心。50多年來,“好好建設西藏”的接力棒在唐地村代代相傳。全村人心思齊、人心思進,率先建成了小康示范村,創新開展“五星黨員、十星農戶”創建評選。2016年,唐地村黨支部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苦日子變成了好日子,從農奴到主人的宗巴老人把對共產黨的無限感恩化作言行,逢人便講這句諺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幸福的是生活,傳承的是理念。巴宜區委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扎實推進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引領各級黨組織、黨務工作者和廣大黨員群眾在落實責任上聚力、在民族團結上強化、在亮明身份上示范,把“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植入血脈,黨員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善團結、會發展,能致富、保穩定,遇事不糊涂、關鍵時刻起作用。
完善激勵機制。開展示范社區、示范村鎮、示范寺廟、示范家庭和“好媳婦”“好婆婆”“好僧尼”“文明家庭”“最美人物”“身邊的典型”等創建評選活動,選樹了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西藏自治區“時代楷模”的巴宜區中學原黨總支部書記索朗朗杰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堅持每年開展一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近3年來,區委選樹推薦表彰民族團結模范集體42個、先進個人55名,創建示范單位(寺廟、家庭)16個。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尼池拉康僧人阿扎認為,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隻有邊疆穩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才能帶來人民的幸福。廣大僧尼要自覺遵行“四條標准”,增強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切實做到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阿扎先后獲得西藏自治區“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巴宜區“最美人物”等榮譽表彰。
實施巴宜區戶籍農牧民在區鄉兩級醫療機構就醫費用全免政策,執行大病統籌報銷制度﹔於2018年3月打造巴宜區就業創業示范街,帶動未就業大學生、精准扶貧戶共79人就業創業﹔投入4053萬元用於改善學校軟硬件設施﹔將城市低保標准提高至每月750元,農村低保標准提高至每年4450元﹔累計投入資金5972萬元建成了集宿舍樓、多功能活動室、浴室、醫療衛生樓等為一體的巴宜區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實現衣、食、住、行和就醫全保障……
加大扶持力度。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588萬元扶持手工藝品加工、民族特色養殖、特色村寨保護等61個項目。充分發掘和涵養工布、門巴、珞巴等特色民族文化資源,大力開展對工布藏族服飾、米納羌姆、工布箭舞、工布藏族牛皮船制作工藝等七項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設立了“林芝鎮尼洋文化旅游藝術節”“魯朗工布牧歌民俗文化旅游節”“布久工布原鄉文化旅游節”等“一鄉一節”特色主題文化旅游節,全力打造“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構筑巴宜區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園。
櫛風沐雨砥礪行,春華秋實滿庭芳。回顧成績,巴宜區委書記米次深有感觸:“我們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指示精神,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深度融合,‘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成為各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有力推動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