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仍回荡在西藏各族儿女心间。
自治区成立55周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着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藏文化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全区各族人民享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文化产业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今年6月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在慈觉林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演出。《文成公主》以西藏历史文化为内容,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主题,以促进汉藏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相互交流的故事为主线,展现汉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自然景观。自2013年开演以来,已累计演出1200余场,剧中800余名演职人员,其中95%以上为当地藏族群众。
28岁的拉普次仁是演了7年的老演员,在剧中扮演7个角色。“在剧场演出,我每月差不多能挣6000块钱,我自己留一半,另一半寄到家里,给弟弟妹妹上学用。”
多年的演出经历,也让拉普次仁熟练地掌握了卓舞、藏戏等多种藏地非遗舞蹈。“我本来就很喜欢跳舞,来剧场表演,能展示藏族文化,让游客多了解一些我们的民族特色,又能赚钱,感觉特别好。”拉普次仁说。
《文成公主》项目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治区成立55年来,一批文化产业演艺项目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成为西藏文化旅游的靓丽名片。
据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处处长罗布次仁介绍,西藏已形成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四级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70家、市级89家、县(区)级72家,领域涵盖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民族手工业等。
在拉萨市达孜区雪乡,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洛,正通过发展藏式面具合作社,带领6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制作布塑羌姆面具最后一步是打磨上色,我们依靠它脱贫致富,也算是在为生活增光添彩呢!”西洛说。
守正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2019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藏戏演出在自治区藏剧团举行。来自日喀则、山南、拉萨等蓝白面具流派艺术团体及自治区藏剧团表演了大量经典剧目,集中展示了藏戏近十年间的发展足迹和阶段性成果。
“这几年,国家对地方戏曲的支持力度很大,包括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性很强,实效性也很强。”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介绍说,2013年,他选择传统藏戏《朗萨雯蚌》、京剧藏戏《文成公主》、现代戏《金色家园》三个精彩折子戏参赛,为藏戏摘得首个“中国戏剧梅花奖”。
从业25年的边点旺久见证了藏戏的创新开放之路。“随着时代变迁,精练、清晰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更多观众,才能把藏戏传播出去。”在他看来,自治区藏剧团要稳步推进藏戏舞台化、数字化、新剧目创作等,在守正创新中弘扬好、发展好藏戏。
2009年,藏戏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多年来,西藏藏戏传承、保护、发展、创新突飞猛进,全区藏戏团队从原来的不足50支,发展到目前民间藏戏队153支,从业者近3000人。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民间藏戏保护与传承,投入2400万元用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自治区成立5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全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和出版《中国戏剧志·西藏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西藏卷》,《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门巴族珞巴族卷》整理出版即将完成;国家先后投资50多亿元对西藏55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和616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和建设;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历新年、望果节、雪顿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以及传统宗教活动得以保留和继承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文化惠民让文明新风“吹”起来
色果拉,藏语意为“金色家园”,这个坐落在林芝市米瑞乡的村子是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从2013年至2015年,村里积极申报项目,通过藏鸡养殖合作社、绵羊养殖场、林芝市农发扶贫核桃种植、苹果种植等建设项目,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口袋富起来了还不行,村民们还有些陈规陋习没改变。自“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色果拉村的村民每天都有新变化。
“我们村从2017年开始组建文艺队,现在文艺队有24人,由巴宜区文艺队教节目。”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说,原来打算通过歌舞表演,让年轻人有事干,寓“四讲四爱”宣讲内容于歌舞表演中,群众也更乐于接受。色果拉村文艺队自编自演的《毛主席的光辉》《我们在党旗下幸福生活》等歌舞节目,已经登过好几次巴宜区和林芝市的工布新年文艺表演的舞台了。群众闲暇时,唱歌跳舞,打篮球,读书学知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深深扎根在心中。
西藏一直把文化育新人、树新风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推进全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加大力度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延伸。仅2019年,我区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19亿元。
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米玛介绍说,2019年以来,我区落实各级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资金5656万元,开展活动达2万余场,受惠群众累计近200万人次。
目前,西藏已建成区市县乡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各地市有图书馆、群艺馆和博物馆,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乡有综合文化站,53%的县(区)艺术团有排练场所,扶持成立了76个县(区)艺术团和2400余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区市县三级文艺团体每年开展赴基层慰问演出不少于8000余场。
春色满园,花开正艳。经过55周年的艰苦奋斗,如今,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绵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滋养民心、培养新风的作用充分体现,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