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西藏學校美育工作:陶冶高尚情操 塑造美好心靈

2021年11月10日11:46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小字號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近年來,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學校美育改革。各級學校把美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開齊開足美育課程,不斷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有效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推進教學改革,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西藏圍繞“教會、勤練、常展”,持續推進學校美育教學改革。“教”就是教會學生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就是經常性開展課內課外練習﹔“展”就是組織開展全員參與的藝術展示活動,著力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教會、勤練、常展”的教改核心就是要滲入學校美育課標、教育教學改革之中,把核心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舉措。

  為進一步推進美育教學改革,西藏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組織傳統舞蹈和傳統戲曲類項目各級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園,為學生講授相關課程,擔任興趣班指導老師。同時,以戲曲、書法、篆刻、剪紙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重點,結合全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等本地傳統文化藝術,經常性開展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目前,各市地、各學校都編排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歌舞版課間操。

  拉薩江蘇中學美術教師、美育負責人洛桑群旦介紹,位於學校內的拉薩市城關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是學校開展美育工作的基地,其綜合樓內設有多媒體教室、音樂舞蹈廳、書法美術廳、圖書館等活動場所。“學校會定期為學生開展美育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減輕壓力、開拓思維。今后會繼續加大美育工作力度,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和諧、全面發展提供有效平台。”

  全面改善設施設備,加強美育教師配備

  為進一步滿足學校藝術課程教學和學生課外藝術實踐活動需求,西藏按照義務教育學校音樂、美術教室建設與裝備規范和普通高中音樂、美術教學器材配備標准,及時配備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設施設備,提高藝術教學器材設備的使用率。同時,不斷建立完善美育器材補充機制,做到補短板、保基本、廣覆蓋。

  打造一支過硬的美育師資隊伍也是美育工作的關鍵。為提高美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學水平、育人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西藏進一步加大基層中小學音樂、美術教師特別是鄉村美育兼職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國家、自治區、市地、縣(區)、學校”五級教師培訓體系、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培訓計劃和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項目,全面培養能夠承擔美育教學的全科教師。

  同時,西藏還積極組織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為推進西藏高校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音樂、美術教師隊伍,展示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

  加強美育特色校建設,大力開展藝術類活動

  為大力推動學校藝術特色發展,西藏不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自治區級中小學美育特色校和示范縣(區)建設,推動優秀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建立特色藝術教育。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將貼近學生的舞蹈作為學校大課間和課外的活動,並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學生特點的美育活動新形式。截至目前,西藏已有國家級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2個(拉薩市城關區、拉薩市曲水縣),國家級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2個(拉薩市林周縣、林芝市巴宜區),國家級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校21所﹔自治區級中小學美育特色校已分兩批建設199所,今年正在遴選第三批自治區級中小學美育特色校﹔全區7所高校均成立了藝術社團。

  為提升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西藏還積極以全國“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為載體,讓學生深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自2006年起,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以“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為主題,在全國高校聯合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該活動內容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學生心理特點,精心設計,重在普及古今中外藝術領域的經典作品和優秀成果,突出強調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藝術品位,形式上突出現場演出與專家講解相結合、藝術欣賞與知識普及相交融,受到了西藏廣大高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累計受教育1萬多人次。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