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拉薩,在城關區蔡村村委會的書法室,村民索朗卓嘎寫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幾個漢字,用自己尚有些稚嫩的筆跡獻禮建黨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同一時間,在位於夏薩蘇路的“陽光惠民”茶館,77歲的洛桑和朋友們共同唱響《再唱山歌給黨聽》,並拿起紙筆寫下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祝福語﹔在拉薩市第一小學的校園書屋內,三年級(八班)學生周雨馨正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力抓手,作為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前沿哨所,讓城鎮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推動文明新風拂綠城關。
接地氣有活力 文明實踐活動“潮”起來
近年來,城關區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堅定了干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
“文明實踐宣講隻有讓群眾樂於參與、樂在其中,才能真正有生命力。”城關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劉瑞說,城關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不僅要建起來,更要讓基層陣地用起來、工作力量動起來、活動開展起來。
在夏薩蘇社區居委會,社區通過開展“永遠跟黨走·習近平故事會”宣講活動,社區居民通過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工作、生活故事,進一步直觀地感受到領袖的人格魅力。
社區工作人員次吉說:“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大家仿佛感覺總書記就在我們身邊,總書記也和大家一樣為了幸福生活不懈奮斗。”
此外,城關區還創新開展“學習強國”積分兌換觀影購物卡活動,進一步激發群眾的學習熱情。
做強特色品牌 文明實踐活動“亮”起來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城關區打出“特”字招牌,針對各村(社區)資源稟賦不同,深入開展“一村一特色文化品牌村(社區)”創建活動,“讀書村”“藏醫保健操村”“孝老愛親村”成為一道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建設新場地、整合舊資源,群眾有了新的“舞台”。
走進蔡村村委會書法室,隻見牆壁四周挂滿墨寶,幾張碩大的實木案幾上,硯台、墨汁、毛筆架、字帖等書法用具擺放整齊,一應俱全。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一張張寫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稿紙,字體雖顯稚嫩,但謄抄工整,足見村民們下了不少功夫。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蔡村將“書法”定為本村的文化特色,村“兩委”組織了數次藏漢文書法大賽,還邀請拉薩市書法協會專家傳授村民書法技藝。“誰又獲獎了、誰家孩子字寫得好……”已成了村民茶余飯后的話題。村裡掀起了“寫字”風潮,一些陳規陋習也隨之被取代。
城關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還聚焦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學黨史、送服務——五下鄉·四進社區”活動,截至目前已深入街道、村(社區)、寺廟、商場等開展活動20場次。
重引導強服務 文明實踐活動“實”起來
吉崩崗街道設置了許多方便群眾、游客休息的座椅,設置電動車集中充電停放區域﹔俄杰塘社區引入社會組織小荷萱兒童成長中心,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專業幼兒教育、托培服務﹔恩惠苑社區以“陽光教育”和“恩海學堂”教育活動為載體,鼓勵社區大學生擔任教師志願者開展藏漢雙語培訓,累計免費開展兒童功課輔導1500余人次。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城關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紓解社情民意的橋梁紐帶,著力在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痛點堵點問題上下功夫,讓文明實踐活動“實”起來。
為解決各族群眾閱讀供給不足的問題,城關區打造“公園書屋”“茶館書屋”“工地書屋”“商圈書屋”“社區書屋”“寺廟書屋”“校園書屋”等七類書屋作為文明實踐點,與學習新思想、弘揚新風尚、傳播正能量的重要平台向群眾日常聚集地拓展延伸。同時,城關區著力在志願者隊伍建設上下功夫,通過培訓班、案例講析等形式,對志願者骨干進行全員培訓,並依據志願者特長安排任務。
在宗角祿康公園的公園書屋,日間免費提供閱讀、休息、充電等便利服務。“平常我們還會開展閱讀巡講、讀書分享等志願服務活動,市民們喜歡在這裡讀書、學習。”志願者普珍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就是要落到實處,為群眾辦實事。”
黨的聲音有宣講、群眾困難有幫扶、文化活動有依托、志願服務有隊伍……城關區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