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素養要補短板(多棱鏡)

邱超奕

2021年05月14日16: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提升健康素養要補短板(多棱鏡)

  健康素養不但能幫助大家防控突發傳染病,對於平時急救、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習慣等都具有長期效果

  近期,國家衛健委公布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新結果,2020年達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個百分點,增幅為歷年最大。這與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學習健康防護知識和技能密不可分。

  得益於過去一年密集的健康科普,在六類健康問題素養中,居民的“傳染病防治素養”增幅最大。與之相比,其他素養提升就顯得有點慢,這也提醒我們,提高健康素養並非只是一時之需,必須常抓不懈。

  “上工治未病”,在生病前做好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才是保持健康的最優路徑。提升健康素養不但能幫助大家防控突發傳染病,對於平時急救、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習慣等都具有長期效果。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健康素養,這也是實現全民健康的一項經濟、有效的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居民疾病譜發生了重要變化,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成為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高血壓、高鹽飲食等成為導致死亡的危險因素﹔糖尿病患病率增速上升……追根溯源,這些健康風險往往是“吃出來、喝出來、坐出來”的,與人們生活習慣不健康、缺乏健康知識高度相關。

  從我國健康素養供給的現狀來看,供需兩端仍有不少短板。看需求,人們普遍缺乏急救技能、心理健康、慢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儲備。有關部門的監測數據還表明,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在不同年齡、城鄉、地域等之間的結構性差異明顯。看供給,一方面權威、專業的健康科普在平時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形式較單一,影響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隨著網絡傳播的多樣化,部分偽科普乃至謠言變得比較活躍,健康信息環境更容易遭受“污染”,擾亂了提升健康素養的良好氛圍。

  針對這些問題,如何補齊短板?

  專業科普影響力亟待壯大。《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主要任務第一條就是“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迅速建立各級疫情信息發布機制,及時大力開展健康科普,對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起到重要作用。有關部門可以總結經驗,完善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不斷充實相關專家庫、資源庫,使媒體、醫療機構、公共衛生人員、科研院所等擰成一股繩,發揮更大作用。

  完善相關獎懲機制,提升醫務人員參與科普積極性。如今,社交網絡和短視頻的興起為健康科普開辟了更新鮮靈活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醫務人員運用自媒體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內容,取得很好的傳播效果。有關部門正在完善相關激勵機制,研究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績效考核機制。同時,對於健康科普中的“假象”“亂象”,有關部門也應創新方式、跟進監管,完善相關懲戒制度。

  補強“一老一小”等居民健康素養薄弱環節。統計數據顯示,相比青壯年,“一老一小”的健康素養較為薄弱,這也恰恰是容易患病的重點人群。3—6歲是培養健康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實施早期健康促進,能有效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在學齡前健康素養教育方面,深圳等地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取得良好成效,有關部門不妨及時予以總結和推廣。對日益增多的老年人來說,也需要及早加強醫養結合,促進社區養老驛站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深入合作,共同幫助老年人學會慢病防治,提高健康素養。

  提高健康素養是個系統工程,要靠各部門投入,多環節聯動,特別是每個人的主動參與。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大家及早行動起來,長期堅持下去,為美好生活鋪就更堅固的健康基石。

(責編:次仁羅布、吳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