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擦亮非遺這張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尕瑪多吉

2021年05月04日11:5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西藏:擦亮非遺這張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久河卓舞”傳承人尼瑪(中)在西藏瓊結縣下水鄉小學進行教學表演。 新華社發

  國家級芒康弦子舞傳承人次仁旺堆。覺安拉姆攝/光明圖片

  西藏古籍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修復珍貴藏文瀕危古籍文獻。新華社發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嘎瑪鄉的民族手工藝培訓基地,學員在學習畫唐卡。新華社發

  西藏是文化資源大區,包括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等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形態多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西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緊緊圍繞加快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的目標,不斷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出澎湃活力,藏戲、格薩爾、藏醫藥、唐卡等一大批曾經散落高原的民間文化瑰寶,正凝聚成一股自信、自強的昂揚力量,成為高原敞開懷抱走向世界的一張張亮麗文化名片。

  “這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作品設計新穎、技法相當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出自80后甚至90后青年作者之手。”

  2021年3月30日起,為期一個月的“沃塘瑰寶—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在拉薩市柳梧新區西藏牦牛博物館開展,這次展出包括藏文書法、唐卡、木雕制作等169件作品,涉及20余種非遺項目。

  “大批年輕人成長起來,讓我看到了非遺傳承的光明前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勉唐派傳承人、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首位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導師丹巴繞旦說,“我是1959年前從事唐卡繪畫至今的3位畫師之一,而目前全自治區能獨立完成作品的唐卡畫師有1000多位,其中20多歲到30多歲的年輕一代畫師成為人數最多,且作品也很豐富的骨干群體。”

  為壯大傳承人隊伍,示范帶動相關項目活態傳承和有效保護,西藏用10年時間,基本建立健全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錄體系,藏戲、格薩爾、藏醫藥浴法3個代表性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89項、96人入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和傳承人,460項、522人入列自治區級代表性名錄和傳承人,2030項、1050人入選市縣級名錄。

  “傳承人隊伍建設是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核心,隻有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傳承人隊伍,非遺保護工作才有了支點。”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二級巡視員吉吉說。

  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1.7億多元用於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傳承人群普及培訓及扶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等。西藏財政投入4753.9萬元,加大了對傳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先后命名159個自治區非遺傳習基地,16個生產性保護基地,8個自治區非遺特色縣鄉村。同時,積極落實“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相關要求,舉辦唐卡、傳統雕塑及藏戲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9期,累計培訓306人。這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拓寬了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子,為更多包括普通從業者在內的新一代傳承人群創造更好的成長條件。

  “從傳承人到傳承人群社會化的培養,西藏非遺活態傳承邁入了新的時代。”吉吉說。

  “截至2020年年底,隨著傳統藏戲《文成公主》實現數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啟動的西藏傳統八大藏戲數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順利完成了6部劇。”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團長邊點旺久表示,傳統藏戲廣場化的演出形式不利於藏戲藝術的傳承發展,數字化、舞台化不僅僅利用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技術,為觀眾帶來了更好的觀賞體驗,還通過互聯網、雲共享為藏戲的傳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徑。

  藏戲歷史悠久,約起源於600多年前,是一門集歌舞、表演、說唱、文學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經典劇目。

  西藏非遺數字化保護工作涵蓋傳統音樂、舞蹈、技藝等10個種類,主要針對傳承人及其項目,通過先進技術分類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體記錄和再現其原生態風貌。非遺數字化保護不斷推進,有效解決了“人走藝亡”“人亡歌歇”的難題。目前,西藏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普查建檔和數字化保護工作基本完成,大批傳承人的圖文、音視頻等全媒體資料陸續納入統一的數據庫。

  昌都是康巴文化腹地,康巴文化作為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著康巴藏族果敢豪放的個性特征與多元文化復合的地域特色。昌都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德嘎旺姆說,作為國家首批非遺數字化保護試點中唯一的少數民族試點地市,昌都已完成對芒康弦子、丁青熱巴、芒康鹽井古鹽制作技藝等8項國家級非遺的數字化整理、收集、記錄工作,實現了古老文化與技藝的現代化技術保護,數字化成果登上了全國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共享平台。

  截至目前,西藏已實施35名國家級、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的記錄工程,首個格薩爾王多媒體資源庫建成並投入使用,完成了30種傳統舞蹈、藏戲、藏醫藥文化等非遺數字化工作。

  “做好數字化保護工作,將有助於延續非遺歷史文脈,確保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永世長存。”吉吉說,目前西藏已進入利用多媒體互動展示、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以數字化和交互性的創新服務方式傳承保護非遺的新階段,讓非遺“活”在了更廣闊舞台上。

  不久前結束的林芝市“桃花節”,帶動了當地旅游持續升溫。在國家5A級景區巴鬆錯景區,如織的游人白天飽覽“東方瑞士”的旖旎風光后,晚上還能欣賞和參與藏族農牧民群眾在篝火旁的“鍋庄”“箭舞”表演。

  “西藏有豐富的旅游資源,2020年全自治區共接待游客3500多萬人次,推動非遺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有助於傳播獨特的非遺文化,給古老的非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晉美旺措說。

  2021年年初,西藏非遺博物館首次對外免費開放參觀,同時,西藏文化旅游創意園區首屆藝展節也在該博物館內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創人員及游客觀展。展覽分為西藏非遺博物館首展、百幅唐卡展、先鋒劇目、文創品大賽、創意集市、傳承人聯誼會、招商推介及區塊鏈技術拍賣會8大主題,旨在培育、發展及激活文化和旅游園區市場。

  “非遺+旅游”“非遺+生態”“非遺+扶貧”……近年來,西藏文化部門不斷探索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越來越多的非遺文化開始尋找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接入點。

  在藏香故裡拉薩市尼木縣,當地通過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開發藏香主題旅游景點、景區,以旅游業帶動藏香產業發展。吞達村藏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次仁多吉,就把自家的藏香制作工坊打造成了一個旅游景點,既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也給自己生產的藏香打開了銷路。來自浙江杭州的游客錢女士說:“親身體驗藏香的制作過程,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獨特魅力,非常有意義。”

  西藏自治區區級非遺項目中,包括藏香在內的傳統工藝類有201項,其中16項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截至2020年10月,全區共設立非遺扶貧工坊108家。其中,在2020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實踐案例評選中,“拉薩市尼木縣吞達村非遺扶貧工坊”從全國179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優秀實踐案例。

  “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設立是‘非遺+’的一個探索,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今后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晉美旺措說,下一步,我們將以文化為底色,以創意為線條,融合現代科技,實現“非遺+旅游”等跨界合作與融合發展,讓更多的非遺元素進入當代人的生活,最終使非遺文化實現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把非遺這張高原特色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責編:次仁羅布、吳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