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基礎。今日起,本版推出“一線探民生·保障人民健康”系列報道,展示各地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探索,敬請關注。
“疼!”剛到女朋友家沒幾天,小伙子陳秋雨的牙就疼了起來,急得團團轉。到縣城醫院還得一段路,預約挂號更得費一番勁,這可怎麼辦?
“聽說鎮裡現在有個口腔科室聯盟,去那裡看看!”鄰居的提醒,讓陳秋雨決定去試一試。坐上車,不到10分鐘就到了鎮裡。“你這是智齒發炎,先開點兒消炎藥。”醫生做完檢查開了藥,陳秋雨這才安心。
四川德陽市羅江區慧覺衛生院口腔科室聯盟,由羅江醫院集團整合縣鄉兩級口腔醫療資源打造,每逢鎮裡趕集,當地老百姓很方便就可以就診。羅江區人民醫院聯合12家公立醫療機構成立醫院集團,建設縣域醫療共同體。截至2020年底,四川已建設縣域醫共體270個。
近年來,四川著力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讓居民逐步實現看病有良醫。
建設縣域醫共體——
醫院建立聯盟
醫生可以流動
說到醫共體的好處,慧覺衛生院口腔聯盟醫生周煒和謝英國打開了話匣子。過去,衛生院僅有周煒一個人負責口腔醫療,每年的門診量也少得可憐。“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衛生院還能治口腔疾病。”周煒說。
“以前基本每個衛生院就隻有一個口腔醫生,但現在成立了醫共體的口腔科室聯盟,人員流動都打通了。”剛給陳秋雨看病的謝英國同樣深有感觸,他本是調元衛生院的醫生,來慧覺衛生院屬於交流合作。
如今,口腔科室聯盟已有幾個鎮的口腔醫生參與,區裡醫院的口腔專家還會定期進行線上培訓。“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直接通過微信群請專家指導。”周煒介紹。
建設口腔科室聯盟,實現縣鄉醫療機構人員流通和培訓合作只是羅江醫院集團眾多嘗試中的一項。羅江醫院集團黨組書記、理事長錢曉紅介紹,醫院集團由區人民醫院牽頭,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等縣級醫院以及10個鄉鎮醫療機構整合而成。現如今,集團成立了口腔科室等4個聯盟,已實現人員、財務、技術規范、質量控制和績效考核等“五統一”。
此外,四川還創新醫保基金管理,實行醫共體醫保“一個總額”。“現在我們醫共體有一個總的醫保額度,醫共體內可以調劑使用,每年結余還可以依照規定留用。”錢曉紅說,留用的醫保基金便可以用來激勵醫院各類人才。
彩超拍的片子,傳送到縣醫院影像中心,專科醫生解讀后迅速通過系統反饋信息。不到10分鐘,一次影像診斷就完成了。在四川青神縣黑龍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政提起加入青神醫院集團后的信息化建設,豎起了大拇指。
去年11月,青神縣醫療信息化系統建設完成,青神醫院集團的13家機構實現了信息共享,患者隻要在縣域內任何醫院就診,醫生都能及時查閱患者的健康信息。如今,許多縣域醫共體已實現信息互通,群眾在衛生院就近看病,還可得到縣級醫療服務。
加強分級診療——
小病基層先看
雙向轉診方便
過去,患者更多是去大醫院就診,去基層醫療機構看病的人比較少,優質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一直是導致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原因。“分級診療就是要提升醫療資源和醫保基金利用效率,實現醫療服務供需平衡。”四川省衛健委副主任宋世貴介紹,四川瞄准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醫療格局,從做強縣域醫療服務、落實大醫院功能定位、規范雙向轉診等方面實現分級診療。
這幾天,羅江醫院集團的外科醫生代勇軍正計劃著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同事一起,到他們所負責的老鄉家裡提供家庭醫生服務。在羅江,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當地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縣鄉村三級醫生組成家庭醫生團隊定期上門。
為做強縣域醫療服務,四川開展全專結合的簽約服務改革試點。同時,為減輕大醫院醫療壓力,四川還編制了基本醫療病種目錄和疑難重症病種目錄,明確各級醫療機構診治疾病范圍。並通過加大對大型醫院的門診總量、住院疑難重症病人和三、四級手術比例等指標監測評估,推動大醫院“減量、提質”,為基層首診留夠空間。
“醫保政策能有效推動實現雙向轉診。”綿陽市中心醫院院長蔣濤認為,四川實施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差異化報銷,比例相差50個百分點,報銷起付線相差近千元,差異化政策有助於患者病情穩定后,轉診到就近醫療機構。
在德陽市羅江區人民醫院,患者鄢幫富腳上的傷即將痊愈,正准備轉回他所在的鄢家鎮中心衛生院繼續治療。“衛生院醫保報銷比例高,就近看病也方便!”鄢幫富說。為暢通轉診渠道,當地優化轉診服務,成立轉診辦公室協調患者轉診。“今年一季度,縣級醫院下轉病人就達158人次。”錢曉紅介紹,對於向下轉診患者,重點保証為患者提供后續優質服務。
布局區域醫療中心——
領頭醫院帶動
發揮輻射作用
“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能有效帶動區域醫療資源均衡發展,降低患者異地就醫、跨區域流動。”宋世貴說,合理均衡布局區域醫療中心,以交流培訓、研究合作、遠程診療等方式,將更好實現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
去年,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正式在川渝兩地開建。該中心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聯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共建,將結合西部疾病特點,建設西南地區兒科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中心,開展出生缺陷全生命周期的監測及救治,培養區域內兒科骨干力量。此外,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也成功創建為國家口腔醫學中心。
“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創建綜合、高原病國家醫學中心和呼吸、創傷、神經、精神、心血管等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宋世貴介紹。
另一方面,2014年以來,四川省也先后設置1個省級醫學中心和9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帶動相關片區發展。綿陽市中心醫院就是川西北片區的區域醫療中心。蔣濤介紹,綿陽市中心醫院作為領頭醫院,遂寧市中心醫院、綿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阿壩州人民醫院作為輔助醫院,將醫療技術覆蓋綿陽市,輻射遂寧市、阿壩州。
為促進區域醫療質量同質化,綿陽市中心醫院利用互聯網等技術幫扶老、少、邊基層醫院。“2015年,醫院建立遠程心臟監護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遠程生命支持監護系統平台,服務輻射面積約6.5萬平方公裡。”綿陽市中心醫院遠程心電監護中心主任吳屹介紹,截至今年4月,該院已完成了偏遠地區遠程心電監護2907余例,早期發現搶救成功1000余例急危重患者。
如今,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綿陽市中心醫院還建立起培訓中心,每年對7000多人次進行醫療技術培訓。“2019年,醫院的門急診量是240萬人次,住院達10萬人次,每年門診量以10%的數量遞增。而就診患者來自綿陽和廣元、阿壩、德陽、遂寧以及省外多地。”蔣濤說,醫院的優質資源已經有效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9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