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雞是日喀則市最具特色的養殖業產業品牌之一,在區內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藏雞養殖產業發展。拉孜縣作為藏雞繁殖區和核心區之一,堅持以促進農牧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以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促進農牧業轉型升級為著力點,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將藏雞養殖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項目,進一步創新機制,優化布局,實現藏雞的產業化發展、品牌性經營,藏雞養殖產業已成為拉孜群眾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創新養殖模式,豐富脫貧攻堅形式
拉孜縣立足縣域實際,積極探索藏雞養殖經驗,不斷推動藏雞養殖產業規范化,在藏雞養殖產業推進過程中創新了“1+X+AB”養殖模式。
“1”是指一個品牌、一個商標﹔“X”是指縣孵化養殖基地、鄉鎮養殖合作社、孵化養殖技術指導、銷售企業﹔“AB”是指貧困戶創收模式,“A模式”針對具有養殖條件的貧困戶,可通過加入各鄉鎮藏雞合作社的形式,成為各合作社社員,以集中孵化、散戶養殖、統一銷售的形式增收致富。“B模式”則針對自身家庭情況不具備養殖條件的貧困戶,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可以到鄉鎮養殖合作社、縣孵化養殖基地工作賺取工資,沒有勞動能力或不願去合作社、基地打工的貧困戶,可以把自家藏雞委托鄉鎮合作社集中養殖,合作社收取一定的委托養殖費。
通過“1+X+AB”養殖模式,推動養殖基地、鄉鎮合作社與養殖戶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形成了從養殖到銷售“一條龍”經營管理,切實把農戶承擔的市場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有效保証了貧困戶的收益。
解決養殖難題,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拉孜縣高度重視養殖產業,及時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始終堅持高標准、嚴要求的工作作風,確保了藏雞養殖產業效益。
完善服務功能,解決購買銷售難題。孵化基地發揮領導紐帶作用,注重完善服務功能,形成統一購買雞苗、統一購買飼料、統一進行技術服務、統一禽蛋銷售、統一協調資金的“五統一”服務體系,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供優質雞源,化解市場風險,實現基地、農戶、社會“三贏”的發展格局。
建設孵化基地,解決育雛育成難題。針對高寒孵化率低、成活率低等問題,拉孜縣委、縣政府積極爭取援藏資金1530萬元用於藏雞養殖孵化基地的建設工作,並於2019年11月底全面運行,目前孵化藏雞22萬余隻。日喀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藏雞養殖產業發展,先后投入產業扶持資金1448萬元,對孵化基地進行了全面擴建,擴建部分於2020年7月投入運行,實現了年孵化量70萬隻,有效解決育雛育成等問題,提升藏雞養殖效益。
改善養殖場所,解決標准規范難題。2019年,拉孜縣委、縣政府多次與日喀則市脫貧攻堅指揮部溝通銜接,爭取產業扶持資金800萬元,用於全縣各鄉鎮貧困養殖戶的發展。自2019年孵化基地建成以來,陸續建立養殖合作分社36個,藏雞養殖規模從1600隻達到目前的30萬余隻,年孵化能力達70萬隻,累計產蛋500萬枚,實現銷售收入900萬元,與486戶貧困戶1615人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截至2019年底,累計兌現分紅資金205.8萬元。
實行統防統治,解決疾病疫情難題。孵化基地免費為合作分社和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支持,免費組織合作分社和貧困養殖散戶進行集中培訓,定期對各合作分社開展消毒防疫工作,有效防止藏雞養殖過程中疾病疫情的發生,降低了養殖風險,保障了養殖戶利益。
提升養殖效益,確保脫貧攻堅成效
為進一步打響品牌,增強藏雞養殖產業競爭力,提高群眾收益,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拉孜縣委、縣政府牽頭,積極開展藏雞蛋地理標志注冊工作,對興農富農、精准脫貧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孵化基地針對藏雞蛋產量大幅度增加的實際情況,商洽區外公司為該縣藏雞蛋進行宣傳、推銷、代銷,使拉孜藏雞蛋從西藏市場走向區外市場,進一步拓寬拉孜藏雞蛋銷售渠道和銷售市場,不斷提升養殖效益。
據悉,拉孜縣將進一步整合涉農資金,大力發展資源稟賦優勢明顯的藏雞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著力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聚焦提質增效的發展目標,積極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著力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通過優質優價促進脫貧群眾增收﹔抓好產銷銜接,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短板,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與縣域特色產業精准對接,促進相關企業鞏固聯農帶農機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脫貧群眾更多分享產業紅利,依托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全產業鏈,以農牧業強實現農牧民富,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