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參與脫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並為之努力,我倍感光榮。”從北京回來,在面對記者採訪時,昌都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結對幫扶組、督導檢查組的廖俊龍感嘆道。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舉行。多年來致力於脫貧攻堅工作的廖俊龍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廖俊龍激動地說:“脫貧攻堅取得偉大勝利,這份榮譽不屬於我一個人,而是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的結果,是黨群同心、干群協力的結果。”
2016年,在昌都市委組織部任職的廖俊龍主動請纓,接過扶貧接力棒。
“起初,隻知道任務不輕,肯定要鉚足勁,但那時心裡確實也沒底。”廖俊龍坦言。在他看來,身份變了,但為農牧民群眾服務的心一直沒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廖俊龍堅守初心使命,不斷強化扶貧政策的學習,主動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帶頭鑽研業務,掌握新要求,落實新舉措。
結合昌都實際,2017年5月,廖俊龍耗時一月余統籌制定了《昌都市關於開展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的決定》,並提出採取“集團式包縣區、市級領導包片、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居、廣大干部包戶”的幫扶模式,充分發揮各單位在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的優勢。
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戶謀策、因人施策,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發展、人才培訓等方面出謀劃策、籌集資金,加大幫扶單位對貧困地區的政策、資金、項目等傾斜,凝聚了脫貧攻堅強大合力,為貧困縣(區)、貧困鄉村、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腳下沾著泥土,心裡裝著百姓,是對扶貧干部的真實寫照。廖俊龍也經常說,“扶貧工作不能紙上談兵,隻有深入基層多看、多聽、多問、多想,才能做到扶貧措施精細精准、到點到位。”
從干扶貧工作起,下鄉調研、走訪貧困戶、熬夜加班便成了廖俊龍工作的日常。這些年來,他的腳步踏遍了昌都市11縣(區)。經過大量的調研,廖俊龍創新提出了援昌省市“縣(區)對鄉、鄉對村”結對幫扶模式。
通過積極協調受援單位,發函動員援昌省市和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促使援昌省市與昌都11縣(區)54個鄉鎮結成對口幫扶關系,提供就業崗位2700余個,轉移農牧區剩余勞動力1200余人次。在落實結對幫扶認親制度中,廖俊龍多次深入縣(區)開展干部結對幫扶工作督導工作,創新開展了“六個一”“七個必須”結對幫扶活動,組織指導全市3.1萬名干部與3.48萬戶貧困戶精准結對。
三年來,昌都全市干部累計落實結對幫扶資金1.2億余元,幫助鄉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5.8萬余件,為昌都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核定昌都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6萬戶17.05萬人,貧困人口佔全區的8.9%,貧困發生率為24.95%。
面對龐大的數字,廖俊龍認為督導考核工作尤為重要。他將各級各類督導檢查巡視巡查審計考核評估等反饋意見進行梳理,建立問題台賬,制訂方案、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督促整改,為各縣(區)順利脫貧摘帽打牢了基礎。
長期的高強度工作和不規律作息,2019年,“鐵人”廖俊龍在加班時腹痛難忍,到醫院診斷為膽結石,醫生建議做手術,但廖俊龍拒絕住院治療還是回到了崗位上。
2020年10月,廖俊龍再次被送到了醫院,病情加重,可這時正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時期。“先過了這段時間!”他再次選擇了保守治療,那個月,他竟瘦了十多斤。直至今年1月,他才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他在病床上都在打電話和我們討論工作!”一說起廖俊龍,昌都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的同事都會笑稱他為“工作狂”。
今天的昌都,無論走到哪裡都可見生機勃勃的鄉村畫卷:一條條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棟棟農家屋錯落有致、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開花……
2019年底,西藏昌都市如期實現全市3.84萬戶19.46萬人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這是所有像廖俊龍這樣的扶貧干部共同奮斗交出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