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川西、淨土阿壩,高原物產豐富、藏羌人文薈萃,卻因山高溝深、河谷縱橫,歷來交通艱困、道路難行。今年春節前夕,“川藏新干線”汶馬高速全線順利並入國家高速路網,像一根五彩絲線串聯起散落沿線的珍珠,呈現出一幅交旅共融的藏羌風情畫。
汶馬高速位於四川盆地山區向青藏高原過渡地段,與G317平行布線,全長172公裡,海拔高程從1320米上升到3225米,地形十分復雜,橋隧比高達86.5%,被稱為“雲端高速”。自2018年底分段建成通車以來,它不僅結束了阿壩州州府馬爾康不通高速的歷史,也使成都到馬爾康的車程縮短至3.5個小時。
開車從汶馬高速桃坪互通出來,隻需要幾分鐘就能到達被譽為“羌族建筑藝術活化石”的桃坪羌寨。“自駕來的客人游玩興致很濃!”桃坪羌寨爾瑪人家餐廳老板陳碩說,這是高速全線暢跑之后的第一個春節假期,雖然因為疫情,客人數量不如以往,但相比以前隻有國道來說,大家明顯感覺出行更加便捷舒適了。
除了桃坪羌寨,汶馬高速沿線還有汶川特別旅游區、甘堡藏寨、畢棚溝、古爾溝溫泉、鷓鴣山滑雪場、卓克基土司官寨等數十個高密度、高質量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個高速出口都有景區直連,真正打通了獨具特色的藏羌民族風情走廊。
“汶馬高速徹底改變了阿壩州文化旅游產業東強西弱的局面。”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董良說,這條路可以讓更多游客在游覽九寨黃龍之后,繼續深入川西高原探秘藏羌秘境,從而盤活阿壩州“大九寨、大熊貓、大草原、大長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遺址、大禹故裡”九大文旅資源,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
記者在汶馬高速看到,道路全線收費站和服務區的建筑設計中都融入了藏羌民族特色元素,隧道內和沿途的構筑物上也設置了多處藏羌民族特色人工彩繪景觀。“規劃設計之初,我們就將‘交旅融合’作為重點建設內容。”四川交投藏高汶馬公司副總經理李龍確介紹,駕乘人員可全程感受到古老民族文化與現代建筑藝術的高度融合。
在建設和運營期間,汶馬高速吸收了不少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參與就業。服務區除了提供常規服務外,還積極引入當地農牧產品和手工業者進駐,幫助百姓增收致富。董良說:“我們要用好高速公路的服務區,使農民的農牧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讓這些商品進入到游客的后備廂,增加農牧民的收入。”
數據顯示,2020年阿壩全州共接待游客360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