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中)從事藏醫藥38年,他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下甘南藏醫藥發展,直言“喜憂參半”。受訪者供圖
“讓人高興的是,藏醫藥日漸走出草原,被更多人所了解並為他們解除病痛﹔但藏醫藥高層人才青黃不接,青藏高原藏藥材瀕危等短板也日益顯現。”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下甘南藏醫藥發展,直言“喜憂參半”。
近年來,夏河縣藏醫醫院在基礎設施、醫療服務、業務拓展、人才梯隊、制度建設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高展 攝
16歲學醫,入選甘南衛校首屆藏醫班
在農牧區上學的桑老初中畢業后,1979年,16歲的他考入甘南衛生學校。同年,學校開設首屆藏醫班,招錄10人,成績優異的他被選入。
圖為藏族民眾正在窗口抓取藏藥。高展 攝
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甘南藏醫藥發展,桑老說,“那時藏醫多為寺院‘曼巴扎倉’(意為:醫學院)及民間流傳,醫術高明的醫生多為寺院僧人和行走在草原上的赤腳醫生,正式納入國家正規教育體系中的藏醫班,這在當時看來,是比較前衛的。”
起源於青藏高原、距今已有3800多年歷史的藏醫藥學具有獨特的形成環境和特產藥材,在實踐中得到傳承與創新。時至今日,藏醫學已發展成為一套完整且科學的醫學體系。
圖為藏醫熏藥療法。高展 攝
首次系統推廣藏醫藥教學體系,對於甘南州來說,是“史無前例”的。得知被選入藏醫班,醫生將成為一輩子的職業,桑老家人認為是“無比光榮的事情”。“藏族人樂善好施,醫生是一個能實實在在為別人服務的職業,是做好事、受人尊敬的行業。”他說。
夏河縣藏醫醫院成立於1979年1月,是繼西藏自治區藏醫院之后建立的全國第二所、甘肅省第一所公辦非營利性藏醫醫院。畢業后的桑老被分配到該醫院工作,人生最美好的15年留在了這裡。
此后,甘南衛生學校啟動藏醫專業常態化招生,招收人數不斷增加至20人、40人,如今該校還升格為甘肅中醫藥大學藏醫學院,招收藏醫大專、本科生、碩士研究生。
1980年后,甘南州重視藏醫藥研究與發展,成立甘南州藏醫藥研究所,各縣陸續籌建藏醫院。
創新傳承,從事藏醫藥38年
在醫院工作期間,桑老“回爐深造”,1988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學醫療系醫療專業。
“80年代末,相對西醫來說,藏醫藥發展傳統且緩慢。”他說,通過研究、比較兩個醫學體系,從另一種視角來觀察藏醫藥的優劣,“藏醫雖是傳統醫學范疇,但還是有很多值得去深究的部分,甚至有些臨床方面的診治是西醫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藏醫人與自然的‘整體觀’和治療慢性疾病上,療效顯著。”
再次系統學習西醫,讓桑老更加堅定“傳承藏醫藥”的初衷,並努力在蘭州學習漢語翻譯和寫作,將更多藏醫藥知識介紹給身邊的朋友們。
2000年,桑老調入甘南州藏醫藥研究院,擔任該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從事藏醫藥古籍文獻的搶救整理、臨床研究和翻譯工作,承擔多項關於藏醫藥的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對藏醫藥理論進行挖掘整理研究。
期間,他多次前往寺院、醫院,拜訪僧人、赤腳醫生、專家,梳理藏醫藥的經典理論。他說,以往對於藏醫藥的理論研究,都是刊發在藏文期刊上,翻譯后的藏醫藥著作也不少,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既學過藏醫又學過西醫的我,比較注重藏醫藥藏漢翻譯,努力寫一些翻譯性的文章,雖然微不足道,但初衷是想讓更多人了解藏醫藥真實的一面。”
2008年6月,傳統醫學“藏醫藥·甘南藏醫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藏醫藥揭開神秘面紗,日漸走出草原。
守正創新,讓千年藏醫藥歷久彌新
注定了這輩子與藏醫藥有著解不開的“情緣”。2015年底,桑老又回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成為夏河縣藏醫院院長。近年來,該院在基礎設施、醫療服務、業務拓展、人才梯隊、制度建設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現了醫院“質”和“量”的全面提升。
11月中旬,記者走進煥然一新的藏醫醫院,門診樓一樓取藥室內整齊排放著各種劑型的藏藥,等候取藥的藏族民眾在窗口排起了隊。該院現設有藏醫綜合內科、藏醫藥浴科、藏醫外治科、藏藥制劑科和放射、心電圖、B超、檢驗等現代輔助診斷科室。
來自夏河縣科才鎮贊布寧村的74歲旦正吉躺在病床上休息,結束藥浴診療的她手捻著佛珠。一輩子都在吃藏藥的她告訴記者:“十幾天前腿摔傷了,來醫院住了一周,恢復得很好了,以前看病都是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現在醫院條件很好也方便。”
2018年,“藏醫藥浴法”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藏醫藥蜚聲海內外。
“以前來看藏醫的,90%都是藏族人。現在前來就診的漢族、回族、蒙古族患者增多,尤其是每年夏季旅游旺季,不少外國人也慕名前來。尤其是藥浴,一床難求。”看到藏藥能為更多人解除痛苦,讓桑老很是“欣喜”。
但與此同時,桑老又有所“憂”。他告訴記者,數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藏醫醫生在青藏高原上採集動植物等天然藥材,按古方制藥。青藏高原藏藥材生長周期長,隨著藏醫藥需求量不斷增加,不少珍貴的藏藥材瀕臨滅絕。
每年6月中旬到7月底,當地進入藏藥採藥季,醫院都會組織醫護人員採摘藥材。為了採集到藥性高、品質好的藏藥材,他們常常先坐車,再徒步幾小時,一般都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餓了渴了就吃隨身攜帶的干糧。
“以前去採藥,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採集到很多藥材,但是現在一天都採集不到多少了,藏藥材資源保護迫在眉睫。”桑老說,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藏藥材都有著兩到三年的生長期,有的甚至更長。
還讓桑老感到“憂愁”的是,藏藥從藥材到成品,需要經過清洗、晾晒、篩選、炮制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或標准。但如今市場上很多的藏藥生產量很大,對於其配方的藥材是否齊全、炮制是否規范有待商榷。
近年來,甘南州發布多項舉措促進藏藥發展。尤其是突出藏藥材大品種培育,做優藏藥材種植產業。擴大成熟藥材品種的標准化、規模化種植,加強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與馴化等舉措。
甘南州、縣兩級藏醫院年診療人次從2005年的16萬人次,增加到目前近50萬人次,藏醫藥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這讓桑老安心了許多。
對於目前藏醫藥人才青黃不接、傳承發展不足,很多行之有效的藏醫藥療法和藥方瀕臨滅絕,桑老建議,“守正創新,遵循古法,藏醫藥發展才能歷久彌新。”
“發展的根基是繼承。”桑老還認為,藏醫藥和其它學科一樣,守住本源,才能體現它存在的價值。無論從藏醫的診療,藏藥的品質、到藏醫人才培養,都要以全面、系統以繼承為基礎﹔在創新方式上,推動藏醫藥科技創新,促進藏醫藥發展和現代醫學有機結合,讓更多民眾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更為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