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輕觸,點畫佛衣,不時拿筆蘸著顏料,眼前的唐卡度母畫像已經耗時數十天,29歲的仁增旺姆還在繼續創作這幅畫。
11月28日,拉薩,西藏唐卡畫院的唐卡畫師們繪制唐卡。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這位姑娘來自西藏昌都市貢覺縣,幼時沒讀過書,也未曾想到能做跟文化沾邊的事,更未想過能成為一名唐卡畫師。
8年前,她陪著男友(也是現在的丈夫)去成都,“他學唐卡,我去餐館打工洗盤子,收入不高,也很累。”
看到仁增旺姆如此辛苦,男友建議她一起學唐卡。就這樣,大字不識的姑娘拿起了畫筆。
11月28日,拉薩,西藏女唐卡畫師貢桑旺姆繪制唐卡。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度量經是唐卡入門的基礎,整整畫了4個月才有點樣子。”她說,那時覺得畫唐卡比洗盤子還要累,特別想放棄。
但靠著勤能補拙和男友的鼓勵,仁增旺姆的唐卡技藝愈來愈好,被大家認可。
這些年來,唐卡藝術市場一直不錯,所以兩人創辦了唐卡工作室。現在,仁增旺姆每天送孩子去學校后,准點到工作室。在她看來,能兼顧家庭和事業,是周圍很多同齡女性無法擁有的。
王天文與仁增旺姆經歷不同,但殊途同歸。她出自繪畫世家,因為熱愛藏文化,2011年從河北來到了西藏,專門求學唐卡。雖然唐卡區別於她學習的國畫、油畫,但這個“外行”依然能感受到繪畫藝術帶來的同頻共振。
她說:“來西藏的時候,學習唐卡的女性並不多,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唐卡作品能否被外界接受。”
通過跟著藏族畫師學習,王天文逐漸了解了有著1000多年文化底蘊的唐卡。后來,她做起唐卡與收藏者間的經紀人,並創立了曼唐藝術館。
機構創辦后,吸納了不少畫師,其中便有女性畫師。她觀察,西藏女性學習唐卡的氛圍愈來愈活躍,“女性對顏色有獨特體會,讓唐卡在傳統規則中有了生動表現。”
所以,王天文正在計劃籌備女子唐卡畫院。
她表示,海內外均有女性特有的教育機構,在西藏吸納女性從事唐卡藝術方面的培訓、就業、創業應該大有可為,搭建有針對的西藏傳統繪畫藝術交流平台,讓唐卡藝術界聽到更多的女性聲音。“當然,也想切實改善她們的生活,提升她們在社會中的地位。”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洛桑扎西介紹,自1985年,西藏大學將唐卡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進行授課,此后設立了唐卡專業,培養專科學歷的唐卡專業學生。在過去20年間,西藏大學還招收了藏族美術方向碩士研究生、唐卡專業本科生、唐卡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女性學習唐卡有了更多的渠道,也有了學術性平台。
勉沖·羅布斯達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藏族唐卡(勉薩畫派)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現任西藏唐卡畫院院長。他說,在西藏,女性學習唐卡逐漸有了氛圍,這是唐卡文化發展的好現象。在過去,教育是西藏上層社會的特權,加之男女社會地位懸殊,鮮有女性學習唐卡。自上世紀80年代,這一現象逐漸改觀。
在他眾多徒弟中,也有女學徒,其中兩名是他在西藏大學教授的碩士研究生。
勉沖·羅布斯達認為,女性心思細膩,有著男性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希望,包括女性在內,更多的人能夠熱愛唐卡、學習唐卡。
“不論以前還是現在,唐卡在西藏擁有很好的發展土壤。”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還建議,家裡子女多,均未讀大學的家庭,建議鼓勵一個孩子嘗試學習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