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以來,桑日縣增期鄉真措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益西倫珠沉浸在豐收和幸福的喜悅之中。“過去,經常被缺吃少穿困擾﹔現在,夜裡夢到的都是豐衣足食的景象。這多虧了黨和政府實施脫貧攻堅政策,帶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看著堆滿半個屋子的糧食和裝修過的新家,益西倫珠感慨地說。
益西倫珠所說的“好日子”,是山南市5.7萬名脫貧群眾的真實寫照。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市堅持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實施,全力以赴幫助貧困群眾脫貧,把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19.3%降為零,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挪窮窩:擺脫“循環式返貧”
加查縣冷達鄉共康村,也叫莫熱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共康”,取的是“共同奔小康”之意。如今,搬遷群眾在這裡實現了“脫貧夢”,正朝著“小康夢”闊步向前。
受天氣、氣候和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社會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山南市一些地方存在一方水土不能養活一方人的情況。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不能養活一方人”的有效辦法。
共康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嘎瑪頓珠,以前住在海拔4500多米高的加查縣洛林鄉倫麥村。那裡山高路遠,出行困難,生活條件差,外出務工機會少,處在貧困中。
為了勸說嘎瑪頓珠搬出“窮窩窩”,洛林鄉黨委書記程永亮從鄉政府所在地出發,翻山越嶺,步行3個多小時,才來到他的家中。
2017年12月,搬到共康村后,通過參加當地組織的技能培訓,嘎瑪頓珠拿到了中式烹調師初級從業資格証、創業培訓合格証和裝載機從業資格証,購買了裝載機,圓了“就業夢”“脫貧夢”。“開裝載機一年能夠增加收入4萬多元,此外,沒活時,我還可以去餐館打工,也能掙不少錢。”脫貧后的嘎瑪頓珠滿懷感激地說,“是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幫我擺脫了貧困,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
據不完全統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山南市共有760戶2709人和嘎瑪頓珠一樣靠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脫貧。各易地扶貧搬遷點不僅配套建設了居民房、衛生院、幼兒園等基礎設施,還規劃了特色產業項目,拓寬了搬遷群眾的就業渠道,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強產業:筑牢脫貧的根基
“五個一批”中“發展產業脫貧一批”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完善。
2016年以來,山南市通過完善落實產業政策、狠抓產業項目建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加強發展資金保障等,全力幫助貧困群眾脫貧。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該市共實施產業精准扶貧項目217個,建成206個,輻射帶動2.8萬多人從中受益,實現產業脫貧16850人。
“以前,家裡收入主要靠種糧食,一年下來,除去吃的、用的,根本沒有余錢。現在,在西藏藏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藏草植物分苗擴繁溫室大棚裡打工,每天收入150元,一年能夠增加收入兩三萬元,日子一下子比過去好多了。”扎囊縣阿扎鄉張達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次仁白瑪所說的西藏藏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山南市產業精准扶貧項目中的一個。該項目不僅促進了群眾就業,還對防沙治沙作出了積極貢獻,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外,在發展產業項目的同時,山南市通過開發就業崗位、組建扶貧民工聯隊、加強勞務輸出等方式促進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截至去年底,該市共有16149人實現了就業脫貧。並且,就業方式、就業數量越來越多。今年,該市採取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當地貧困勞動力參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維修、低產田改造等,幫助群眾就業增收。“現在,外出務工的機會多了,就近就便就能找到工作。”次仁白瑪高興地說。
強教育:根除滋生貧窮的土壤
“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教室裡安裝了電子白板、網絡智能化設備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學校實現了供氧供暖,學生更安心學習了,教師教學熱情更高了。”說起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的變化,浪卡子縣中學副校長李波雲感慨地說。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山南市高度重視教育脫貧工作,目前,該市本級財政每年對教育投入的比例達25%,援藏資金投入教育比例達30%。該市2017年制定出台的《山南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實施免費教育補助政策實施細則》,解除了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后顧之憂。2016年以來,該市共兌現建檔立卡和農村低保大學生免費教育補助資金8240.69萬元,落實山南籍大學生資助政策資金26934.95萬元,共資助大學生36049人次。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該市實施教育脫貧攻堅“十項提升工程”共 206個項目。在“十項提升工程”推動下,該市於2017年在全區率先實現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截至目前,該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5%、初中階段入學率102.6%、小學階段入學率100%、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87.63%、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99.98%、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85%。“目前,山南市沒有一個家庭因學致貧返貧,也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失學。”山南市扶貧辦主任付成聰告訴記者,“除了全面推動教育脫貧外,山南市還在健康脫貧和幫助殘疾人脫貧上做了大量工作,全力幫助貧困群眾增強脫貧信心,根除滋生貧窮的深層土壤,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