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嘎瑪村的美麗蝶變

昔日“空殼村” 今朝“進步村”

張猛 胡文

2020年10月19日09:31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昔日“空殼村” 今朝“進步村”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如今,走進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嘎瑪村,新修的水泥路整齊通達,美化過后的村庄精致溫馨,村民們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無不彰顯著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精氣神”。

  2019年以來,嘎瑪村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秉持“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增收入”的方針,推動“支部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上、村民富在產業上”深入實踐,積極促進產業與文化並重,經濟與生態共進。昔日的集體經濟“空殼村”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支部建設立標杆的“進步村”。

  黨建引領增收路,打造高標准果園採摘基地

  集體經濟要發展,產業“破殼”是關鍵。嘎瑪村駐村工作隊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統籌謀劃、積極行動,堅持內外兼修,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密切配合,不斷提升嘎瑪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2019年至2020年,嘎瑪村“兩委”班子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帶領村民成立了林芝市巴宜區雅尼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申請中央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和林芝市委組織部、林芝市財政局扶持村集體經濟資金150萬元,建成佔地15畝的連棟溫室大棚6座。實施了巴宜區林業草原局投入資金279萬元的經濟林種植項目,讓200畝荒山閑地變廢為寶,成為經濟發展的“聚寶盆”。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村企共建”的方式,由企業投入苗木資金28萬元,黨員自發流轉土地85畝,在村黨支部的組織下,自主建設採摘果園,佔地85畝。同時,爭取巴宜區農牧部門投入資金190萬元,建成300畝“溫室+露天”的採摘果園,並配套果樹提質增效項目,形成了高標准現代化綜合水果採摘農業基地。黨建實體經濟發展基礎得到全面夯實,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破殼”重生。

  各項目的施工建設,直接為全村各戶增收7000余元,調動了村民積極性,激發了村民種植大棚作物的熱情。在增加收入的同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還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在建成后的果園基地裡,通過安排用工崗位,為8戶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8個勞務用工崗位,每月按照4000元標准進行工資發放,保証每年有10個月用工期,使本村脫貧戶趕上村庄的致富“快車”。

  黨建引領幸福路,深入推進小康示范村建設

  舊貌換新顏,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近年來,嘎瑪村堅持以環境治理為紐帶,協助村黨支部積極對接廣東省駐巴宜區第八批援藏工作組,爭取小康示范村建設項目。截至2020年9月初,嘎瑪村圓滿完成了廣東省駐巴宜區第八批援藏工作組總投資500萬元的小康示范建設項目,對村內破舊道路進行了硬化,對省道沿線1.3萬平方米的荒地進行了綠化,對沿線500余米的牆體進行了粉刷,建設了牲畜集中養殖區,且打造了特有的村庄紅色文化宣傳陣地。

  為方便群眾生活,解決生活用水排污問題,還統一修建了地下集中排污管網,最大限度保証各戶污水統一處理,達成了村民期盼已久的願望,群眾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如今的嘎瑪村,環境更美了,設施更全了,村民的生活更舒適了。

  黨建引領文明路,打造“會員之家”豐富精神生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為此,嘎瑪村駐村工作隊充分借助派駐單位優勢,爭取派駐單位巴宜區總工會投入資金5萬余元,以合作社為基礎,建設了巴宜區首個農村“會員之家”,功能涵蓋小講台、排練區、圖書角、榮譽室、棋牌區、多媒體學習中心等,是新時期“黨建帶工建、工建強黨建”的積極探索,為村民搭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聚攏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人氣”,使基層組織工作更具體、更務實、更接地氣、更富生機活力。

  同時,嘎瑪村駐村工作隊還爭取巴宜區團委投入資金4000元,購置了一批文娛活動器材﹔積極開展村民文化活動,組建村民文藝隊,參加各種比賽展演﹔堅持每周一升國旗,全面加強村文化、精神文明建設,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到目前為止,初步形成了“國旗下的鍋庄”“國旗下的紅歌”等一批具有嘎瑪特色的文娛活動。

  下一步,嘎瑪村將借助林芝米林機場快速通道進出道路口修建契機,更加積極促進村集體經濟建設與發展,堅持換屆不換方向,換人不換思想,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書寫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答卷。

(責編:郝潔、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