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支援黑水:產業化脫貧 從中藥材破題

2020年10月15日10:07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彭州支援黑水:產業化脫貧 從中藥材破題

  結合黑水縣豐富的自然資源,彭州對口支援項目還將在當地發展旅游觀光體驗等業態。戴艾岑 攝

  頭頂有藍天,腳下有溪溝,9月份的黑水,多了幾絲秋涼,再過不久,達古冰川的彩林即將盛裝登場。

  高山黑土養育了一方兒女,山高路陡,也是黑水發展的瓶頸。

  如何打破瓶頸?一批來自300公裡以外的彭州市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到來后,開始和黑水縣干部群眾一起思考和籌謀。彭州有優勢,成都市天府中藥城產業功能區地處彭州,各種高精尖制藥企業雲集,黑水有資源,高半山土地資源豐富,且遠離污染,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也有種植中藥材的歷史產業基礎。彭州牽手黑水,優勢+資源,從中藥材破題,產業化脫貧項目有了良好的切入點。

  9月2日—3日,記者深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去感知彭州對口支援下,黑水縣布局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線路圖”。

  【講述·我的受援故事】

  高原上種藥材 首次嘗試卻“全軍覆沒”

  從黑水縣城出發,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盤旋而上,右邊是陡崖峭壁,左邊是萬丈深淵,與記者印象中的種植基地有些出入。海拔3400米的沙石多鎮銀真村風景秀美,山頂雲霧繚繞,山坡上的莨菪反射著陽光,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青翠。

  村民列如躬身在基地上,一手扒開葉子查看莨菪的長勢,一手清除莨菪周邊的雜草。“不及時清除的話,草盛藥稀,我這一年就又白干了。”精心呵護的背后,列如經歷過一個慘痛的教訓。

  列如所在的銀真村全村30多戶,140多人,每年4月到6月,都是全家出動,往深山老林去挖虫草、羌活等野生中藥材,然后賣給來收購的中藥材公司。7月到10月,他們就去外地打工掙錢。去年,列如挖1000多斤莨菪,然后以0.9元/公斤賣給了彭州對口支援隊引入的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令當地村民沒想到的是,這家公司不僅收藥材,還在他們村子的山腳下建起了實驗基地——藥蜜谷。

  緣分妙不可言。這家公司不僅在銀真村山腳下扎了根,竟然還發動當地群眾一起干,他們一來就說要給村民免費發中藥材苗子。帶動當地農戶共同參與田間種植培育、管理維護,由公司技術人員手把手“傳幫帶”。公司設置了“最低保護收購價格”,不愁賣不出、不愁價格低。

  “這些東西,去山裡挖不就行了,哪裡還需要專門種,費時費力。”剛開始,村民不以為然,沒有人參與。有公司兜底的情況下,列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領了莨菪的種苗,拿出一分地試種,4月份春耕,他種下去就沒再管了,結果藥材長得沒有雜草快,很快雜草就佔領了這片地。等到10月份,竟然“全軍覆沒”。

  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李國強聽說后,立即來到山上幫列如查看情況。告訴他“隻要標准化規模化程度提高,這裡的中藥材價格起碼高幾倍”。“什麼是標准化規模化種植?怎樣才能符合標准?”光聽李國強說,列如心裡還是不明白,於是他決定去公司打工,一邊掙錢一邊學技術。

  村民有序開展除草作業,列如負責為大家計時。戴艾岑 攝

  手把手指導村民 邁出標准化種植第一步

  山腳下的冰山彩林藥蜜谷屬於楊柳秋村的地界,是彭州市對口幫扶黑水縣發展中藥村產業的“重頭戲”。主要種植莨菪、川貝、大黃等藥材,目前已建成中藥材基地60畝。

  種植羌活的地裡,全都按照標准行距種植,整齊劃一﹔種植大黃的地裡,枝葉茂盛,長勢十分濃密……“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繼續除草。”在李國強的“調教”下,列如已經掌握了一些要領:在藥材的生產過程中,除草佔據了很大的位置,不僅麻煩辛苦,而且費工費時,稍不注意就會“草盛藥稀,氣死種藥人。”

  “我早上8點准時到的哦!”“放心,沒問題,我都給你記得清清楚楚的。”10多位村民分列在行壟之間,一邊有序地進行除草作業,還不忘提醒列如給他們計時。

  這10多位村民全都來自於沙石多鎮楊柳秋村,而“外村人”列如能夠享受到就近務工這個“紅利”,是因為他有初中文化,每天他不僅和村民一起鋤草搬運,還要負責為大家計時。成為務工隊的“管理者”,列如的工資也比一般村民略高,20元/小時。今年8月,他在基地當臨工的工資,就達3000多元。

  打工之余,列如喜歡找李國強聊天,聽聽他口中彭州中藥材種植基地怎麼種藥材,再問問高原上種中藥材的注意事項。

  “很重要的一點是,葉子死了,大家不要慌,明年會長起來的。冬天遇到極寒天氣,莨菪的根部需要用土堆起來,大概6到10厘米。”在李國強等人手把手的指導下,增強了列如再次發起挑戰的信心。今年4月份,列如領了5畝地的莨菪種苗,在屋后的玉米地裡走出了標准化中藥材種植的第一步。

  “隻要標准化程度提高,這裡的中藥材價格起碼高幾倍。”列如一直牢記這句話。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公司的標准化種植,他家的莨菪畝產能夠達到0.6萬公斤,按照市場價格2-3元/公斤,5年后,成熟的莨菪有將近10萬元的收入。

  憧憬未來生活 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中藥材一般第一年種下,三四年后開挖。列如盤算著中間這幾年時間,彭州對口支援隊引進的這家公司“到底靠不靠譜”,於是對公司的規劃尤其上心。

  今年初,彭州市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與阿壩州黑水縣簽署中藥材產業發展“1+3”合作協議。這批協議期限為15年,按照計劃,公司於2020年之內在黑水縣建成200畝莨菪育苗基地,未來2至3年內將建成5000畝莨菪產業示范基地,未來5年內將建成50000畝莨菪產業推廣基地。更重要的一點是,藥蜜谷項目除了建設育苗大棚、中藥材基地,今后還要開發展示展銷、旅游觀光體驗等業態。

  “公司以后要搞旅游觀光,這簡直太好了!”從彭州對口支援隊干部、挂職黑水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蘭國才處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列如笑得咧開了嘴。回到家中的他幾天沒睡好覺,開始構思自己的旅游開發夢。

  藥蜜谷所在的位置,是黑水縣冰山彩林段。再過半個月,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彩林季:沿著門前這條河,從山腳下的郁郁蔥蔥到山頂上的紅黃相間,每一個地方都將浸染在一片絢爛中,屆時,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那畫面是大山裡一年中最熱鬧的景象。

  列如所在的銀真村,依山而建,在海拔3400米的高山上,保留了原始的嘉戎藏族民居風貌,已經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今后這裡也要打造成為旅游景點。

  “新產業,新氣象,我們以后在家門口也能吃上‘旅游飯’了!”列如在山下建了新房,家裡三個女兒平日都不在家,小女兒在德陽讀大學,另外兩個女兒在黑水縣城上班,這些空房間在旅游旺季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脫貧攻堅這些年,日子越過越甘甜!”列如笑呵呵地說。

  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下鄉開展幫扶。戴艾岑 攝

  【心聲·我的對口支援歷程】

  彭州市對口幫扶黑水縣支教老師高崇彬:

  不忘初心 用真情澆灌高原上的“格桑花”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成都石化工業學校從教30年的高崇彬老師,在年近知天命之年作出了一個決定:到高原上支教。

  2018年9月,他終於如願了。高崇彬參加了彭州市對阿壩州黑水縣的“校對校教育教學對口幫扶工作”,被安排到黑水縣中學支教,承擔了高中三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

  高崇彬喜歡把孩子們比作“格桑花”,因為這種盛開在雪域高原的花朵美麗,生命又頑強。

  2018年11月,高崇彬在一次學生作文中了解到,高三·三班的俄瑪芝同學7歲時其母親就因病去世,隨后父親失蹤,至今杳無音信,外公外婆也相繼離世,她成了“孤兒”,由其小姨照看。“我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眼淚花都包起了。”高崇彬說,俄瑪芝非常堅強,她渴望讀大學,渴望改變命運,但是讀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就像一道繞不過去的坎,深深地困擾著她。為了能維持學習和生活,俄瑪芝長期利用假期打工來補貼生活和學業。

  面對這樣一個堅韌的學生,高崇彬動了惻隱之心,為了幫助俄瑪芝圓夢,他聯系到他的摯友姜華軍,一起發起一次愛心募捐活動。同時,他又聯系到了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理事單位、四川宗呈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宗陽先生,請他伸出愛心援手。曹宗陽當即慨然允諾,答應全額資助俄瑪芝同學繼續學習,幫助她完成學業,實現夢想。

  2019年1月,俄瑪芝在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和宗呈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的年會上,與公司簽訂了資助協議,公司還願意幫助俄瑪芝解決實習就業問題。同年3月,俄瑪芝順利參加了高職單招考前培訓。4月下旬,俄瑪芝領到了四川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工程造價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現在,俄瑪芝這朵高原上的格桑花,正努力為她的理想奮斗著。

  助力黑水縣教育事業的發展,2019年10月,高崇彬還聯系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成都運動公會科技有限公司,為黑水縣中學捐贈1400余件、價值80多萬元的運動服裝……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高崇彬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一個支教老師的初心,在對口幫扶、脫貧攻堅的崗位上,續寫著新的篇章。

  在彭州對口支援下,黑水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圖為該縣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戴艾岑 攝

  【對口支援·實事說話】

  在彭州市對口支援的幫助下,黑水縣2019年順利摘下了貧困縣“帽子”。摘帽的背后,是彭州人為黑水實現精准脫貧的堅守和奮戰。

  自2016年彭州市開始對口支援黑水縣工作開展以來,彭州市圍繞8個方面,實施了58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財政專項資金4071萬元、彭州各鄉(鎮)部門全域結對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引導社會力量捐資捐物800余萬元,以產業扶貧打頭陣、就業扶貧促增收、教育衛生扶貧強保障、黨建扶貧樹新風,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盡銳出戰、穩扎穩打,對口幫扶工作取得連戰連勝。

  產業幫扶持續發力。將黑水縣中藥材種植基地納入彭州市天府中藥城建設規劃,引導彭州市醫藥企業在黑水縣建中藥材種植基地,目前累計在黑水種植各類中藥材面積已達900畝。發展大蒜、馬鈴薯等特色農業,其中,引進的彭州萱源公司在雙溜索鄉俄瓜村建大蒜基地,種植獨蒜面積60畝、紫皮大蒜40畝,幫助黑水縣建立高半山馬鈴薯繁育基地,提供1.5萬斤馬鈴薯栽培種。今年,又啟動了黑水中蜂產業提升項目。

  住房建設高質高效。大力實施新居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534萬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四類重點戶的住房重建、維修缺口資金予以補助,有效解決了全縣130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71戶1263人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

  教育醫衛幫扶穩步推進。投入幫扶資金687余萬元,新建蘆花鎮新區幼兒園、知木林鄉幼兒園,扎窩鄉俄窩村幼兒園,改善黑水學前教育辦學條件﹔投入資金100萬元與黑水縣共建教育扶貧基金,確保適齡兒童義務教育有保障。同時,加強受援地師資隊伍建設。醫療衛生方面,投入750萬元,實施知木林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等項目﹔投入資金100萬元與黑水縣共建衛生扶貧基金,解決貧困戶醫療救治問題﹔與黑水縣衛健系統結成幫扶對子5個,建立醫聯體5個,指導開展新項目新技術55項,幫扶黑水縣級醫院到2020年完成4個州級重點專科建設。

  此外,彭州市還通過建立完善兩地勞務輸出對接機制,穩步開展就業幫扶﹔開展“千企幫千村”幫扶行動,推動社會援助持續深入。

  記者在黑水縣採訪。戴艾岑 攝

  【記者手記】

  用心用情去守護 為了這片土地更美好

  在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們看來,藍天白雲的高原雖然是人間的天堂,卻不是享受的溫床。

  “前期工作雖然辛苦,但沒有一人畏難,沒有一句抱怨,大家心裡都有一股勁,一定要不辱使命。”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挂職黑水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少華曾說“做好對口支援工作,我們的干部要有高山一樣的體魄,冰川一樣的靈魂,藍天一樣的胸懷。”

  豪情易抒,現實難對。記者在黑水的採訪,由於山高路險,從縣城到每一個點位的單程時間超過2小時。車一圈圈盤旋在大山的山路上,一側是高山,一側是懸崖,前期暴雨沖刷過的山路上,多處出現路基懸空,偶爾還會遇到塌方、落石。這樣的路,就是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干部群眾每次下鄉進村入戶、勘察項目建設時要走的路。

  目前,在黑水的彭州對口支援干部群眾將近百人,分布在行政、教育、醫療、農業、就業等不同的領域。對口支援工作不是走形式、不是喊口號,每一步路都要踏踏實實地走,更需要用心用情去守護!為了這片土地更美好,他們把企業引進黑水,讓一個又一個“銀真村”這樣的貧困村有了脫貧致富的產業,黑水人民的生活發生著讓人振奮的變化。

  面對這一切,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卻說,對口支援黑水是一種緣分,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責任﹔是一次歷練,更是一生中難得的財富。

(責編:郝潔、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