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香拉花海和香拉梅朵旅游度假村的打造,帶動了博拉村的民宿旅游,我們就能在家門口掙錢,顧家和掙錢兩不誤。”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鄉博拉村村民尕豆才讓說道。依托合作市文化旅游各種項目,鄉村旅游如今成了博拉村最大的致富產業。
近年來,合作市堅持“文化支撐旅游、旅游展現文化”的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把旅游產業作為全市的首位產業來打造,作為農牧民群眾增收的主要突破口來推動,通過統籌抓好民俗文化挖掘、整合、拓展,實現旅游資源全面向旅游產業的轉型跨越。
文旅項目跑出“加速度”
“合冶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合作至冶力關沿線的旅游文化線路,我們可以感受高原草地的遼闊和雄渾,也能領略山勢險峻、風光秀麗的生態森林。”正在合作市美仁草原景區旅游的王女士高興地說。
美仁草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峽谷和蓮花山等景區的必經之地。
“這兩年合作市的旅游發展速度很快,前幾年這些觀景台和停車場都沒有,沿路的藏家樂就更談不上。通過旅游項目的實施,美仁草原沿線的農牧民群眾都吃上了生態旅游飯。”在美仁草原沿線開藏家樂的貢去乎杰告訴記者。
牽住旅游項目“牛鼻子”,才能促進旅游業大發展。近年來,合作市立足文旅資源優勢,以文旅項目為支撐,重點實施旅游基礎設施提升、精品旅游帶建設、景區環境提質,全力開創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了當周草原生態旅游區、美仁草原觀光旅游區等景區,步行木棧道、草原觀景台、自駕車營地等項目,廣受中外游客贊譽﹔以“大九寨”旅游黃金線路為主線,依托國道213線、省道306線、合冶公路等交通干線,全力打造萬畝油菜花、百裡洮河風情線、合作市美仁草原景區經幡隧道等項目工程,完善沿線觀景台、景觀小品等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對外形象。
鄉村旅游繪出“新畫卷”
白海龍是卡加曼鄉新集村的一名老黨員,家鄉的一步步變化白海龍都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他不僅自己帶頭創業,開起了合作市首家奇石文化展覽館,還帶領村民一起奔小康。
白海龍說:“以前,我們村的巷道下雨天是泥,晴天是土,現在從公路到家裡都非常干淨,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大客廳、高級沙發。農牧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
王紅玲也是新集村的村民,“近年來,通過環境革命、生態文明小康村和旅游專業村建設,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客來得特別多。所以今年自己辦了農家樂,收入很不錯。”王紅玲說。
近年來,合作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旅游業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平台,統籌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四大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村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公共服務能力,使村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年來,累計投資7.63億元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121個。搶抓甘南州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項目建設機遇,按照“景村一體、一村一特”原則,挖掘村內旅游文化資源,培育具有較強吸引力、帶動力和競爭力的鄉村旅游業態和鄉村旅游品牌。目前,1個旅游標杆村和9個旅游專業村正在建設。
優化服務提升“軟實力”
服務質量和環境是旅游發展的“軟實力”。近年來,合作市著力推進旅游服務項目,依法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頻次,建立了旅游、公安、市場監管、衛計、交運、環保等相關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不斷優化旅游環境,實現了旅游市場消費者“零投訴”、旅游市場“零事故”。加強旅游服務能力培訓,對酒店管理及服務人員開展標准服務及實際操作專業培訓,提高了賓館的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共建設旅游廁所25座,並對所有旅游廁所進行了電子地圖標注,進一步優化了旅游服務環境,全市上下營造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都是旅游環境”的良好氛圍。
旅途中最美的是風景,風景裡最獨特的是民俗風情。在每年的旅游旺季,香巴拉文化廣場鍋庄舞常態化展演活動已成為合作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豐富了合作市旅游旺季的文化旅游生活,更是成為對外宣傳合作的有效載體和文化名片。近年來,合作市精心打造了“香巴拉文化旅游藝術節”“南木特藏戲”“蕃巴秀時裝表演”、藏模大賽、民族體育比賽、民間彈唱、晒佛節、插箭節、香浪節等節會賽事品牌,不斷提升高原旅游吸引力。
環境美如畫,群眾樂開花。隨著文旅產業步伐的不斷加快,合作各族群眾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