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粒籽成了“金疙瘩”

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助民增收見聞

2020年09月02日11:49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助民增收見聞

  2015年,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擁有了走向世界的“國際護照”﹔2016年,榮獲昌都市康巴特色產品商貿展銷會“最佳產品創新獎”﹔2019年,獲得昌都市第五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藍天聖潔”品牌產品展銷會“最受歡迎產品獎”……

  一項項榮譽,見証了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的發展足跡。

  作為市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充分利用蕎麥種植優勢,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2000多戶群眾增收,成為了當地產業扶貧的一面旗幟。

  形成“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地處怒江上游的八宿縣,種植素有“五谷之王”稱號的蕎麥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白馬鎮珠巴村黨支部書記嘎次培一家世代種植蕎麥。每年三月,嘎次培和家人都要種上3畝青稞,待七月成熟收割后,又忙活著種蕎麥。

  “以前蕎麥種得少,大多是留著自己吃,有多余的就送給拉薩的親戚,從來沒想過賣。2012年,有人過來以每斤5元的價格收購,從那時起,我們村開始加大了蕎麥的種植面積,管護上也更加用心。”嘎次培說。

  嘎次培告訴記者,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就在村口,目前全村共種植蕎麥400多畝,一年增收40多萬元。

  2012年,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白馬鎮、吉達鄉、拉根鄉、林卡鄉四個鄉鎮2000多戶村民種植蕎麥。近五年來,加工廠收購蕎麥312噸,農民直接經濟收益達314萬元。

  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副總經理洛鬆卓嘎告訴記者,2016年至今年6月底,加工廠銷售收入1140萬元,累計上繳稅金58.3萬元。

  金字招牌愈發锃亮

  走進八宿縣拉魯卡蕎麥加工廠,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蕎麥系列產品。洛鬆卓嘎介紹道,目前加工廠有蕎麥粉、苦蕎茶、苦蕎米、精制糌粑、蕎麥殼枕芯等十多種產品。

  在蕎麥產品加工車間,記者看到了從山東引進的先進機械設備。使用先進設備加工后,苦蕎茶的生產仍要經過泡、蒸、烘干、脫皮、炒等十幾道工序,才能最終完成。

  經過不斷創新研發,八宿蕎麥如今在全區乃至全國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產品。在銷售方式上,八宿縣拉魯卡蕎麥系列產品除傳統的專營店銷售外,還借助電子商務,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線下所有的站點都鋪有蕎麥茶的產品,客人通過線下品嘗,覺得不錯,就可以在淘寶店鋪和公司的APP裡面下單。

  目前,八宿蕎麥產品在全區佔據了50%-60%的市場份額。為了讓拉魯卡蕎麥產品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洛鬆卓嘎和她的團隊正在加緊研究新的產品布局。

  洛鬆卓嘎表示,年內將推出蕎麥速溶糊。對廣大消費者來說,蕎麥速溶糊使用方便,跟燕麥一樣直接沖泡可食。同時通過研發新產品,能進一步拓寬企業發展前景,帶動更多農牧民增收。

  拉魯卡蕎麥加工廠計劃申報蕎麥白酒和蕎麥啤酒的生產許可証,向酒業進軍。申報成功后,預計新增就業人員30-50人,將會有更多的群眾能在家門口就業。

  一技在手就業不愁

  如今,蕎麥不僅是八宿縣的一張名片,還是助力當地農牧民增收的源頭活水。

  2010年,羅布江村來到蕎麥加工廠工作。一開始,他的工作是司機。在空閑時,他喜歡隔著玻璃看操作工人干活,時間一長也學會一些基本操作。

  2016年,蕎麥加工廠新引進一批生產蕎麥茶、蕎麥米的新設備,羅布江村便主動請纓,經過3個月的培訓后,他熟練掌握了各類設備的操作,成為了一名技術員。

  工資加上各種福利,羅布江村一年能有七八萬元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作為一名普通加工員,洛鬆卓瑪每個月有3500元的工資。這對她來說,能在家門口就業已是最大的便利。5年前,她經人介紹來到加工廠。因為做得一手好菜,在試用一個月后便被留了下來。

  每當加工廠活多,職工需要加班時,洛鬆卓瑪就負責給大家做飯。平時,她也會在包裝間做一些簡單的包裝工作。

  “以前在白馬鎮當過環衛工人,天天風吹日晒,工資也沒有現在多。我希望能一直在這裡工作下去。”有了這份工作,洛鬆卓瑪可以每天下班回家陪伴上幼兒園的孩子,也不用再為家裡的開銷擔憂。

  伴著幽幽蕎麥香,我們走出加工廠。臨別時,洛鬆卓嘎表示,將努力把拉魯卡蕎麥打造成為知名品牌,為八宿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責編:郝潔、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