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產黨,我們還在山上打轉轉呢。”前不久,從措美縣乃西鄉恰雜村搬到貢嘎縣昌果鄉團結新村的次旺多吉激動地說,“交通阻礙了山上人的發展,易地搬遷幫助貧困戶拔了‘窮根’。感謝黨的脫貧攻堅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
打好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是黨向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近年來,山南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深入實施“五個一批”脫貧舉措,幫助169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53380人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底線標准,把貧困發生率降為零,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精准施策 不落一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近年來,山南市堅決貫徹落實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區黨委決策部署,堅持一戶一策、一人一法,千方百計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山南市扶貧辦主任付成聰告訴記者,為了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山南市扎實推進產業項目,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穩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勸導群眾搬出“窮窩窩”,開啟新生活﹔深入實施生態扶貧,帶領群眾在美化家園的同時增加收入。2019年,僅加查縣就栽植核桃樹苗1.14萬株。
“有志者事竟成”。在山南市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11月,山南市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2戶675人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底線標准,履行脫貧退出程序,完成系統標注,貧困發生率從19.3%降為零,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
“要是沒有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們可能還在貧困中摸索呢。”山南市加查縣共康村群眾仁增說,“搬到共康村后,我們不僅住上了新房,還拓寬了增收渠道。”
通過技能培訓,仁增開了藏餐館,實現脫貧。“去年,藏餐館純收入7萬元。此外,我還學了電焊手藝,外出務工也能增加不少收入。”仁增說,“黨和政府為每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制訂精准扶貧方案,隻要想脫貧,就一定能脫貧。”
補齊短板 全力攻堅
“導致群眾貧困的原因很多,農牧區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年來,我們把夯實農牧區發展基礎、補齊短板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來抓。”付成聰說。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在深入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山南市精心制訂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強化資金保障,確保規劃項目早建設早建成早見效。據了解,2019年,山南市落實統籌整合脫貧攻堅資金15.1億元,為144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扶貧小額信貸資金6956.2萬元,幫助眾多貧困群眾圓了“就業夢”“創業夢”。
同時,該市堅持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助力脫貧攻堅。去年,山南市擇優選派549名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扎實的黨員干部到村(居)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招聘鄉村振興專干545名,充實基層力量。
另外,該市圍繞鞏固提升,持續激發內生動力。持續開展“感黨恩、算富賬、脫貧致富奔小康入戶全覆蓋”“感黨恩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2019年,山南市累計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6.9萬場次,受教育群眾560.28萬人次。深入推進扶貧民工聯隊整合,提升競爭能力,規范組建扶貧民工聯隊629個,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32201人,勞務創收3.75億元。
“現在,大家都說農村和城裡的差距越來越小了。隻要大家好好干,過不了幾年,農村也和城裡差不多了。”仁增說。
強化保障 改善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山南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工作來抓,聚焦脫貧攻堅,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去年以來,我們堅持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精准落實兜底保障機制。”付成聰告訴記者,目前,山南市投入資金4.7億元落實了一線邊民、環衛工人、低保對象、五保老人等26項補助。實現應保盡保,城鄉醫療保險、大額醫療補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及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全覆蓋。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去年,面向高寒地區農牧民子女集中辦學的澤當完全中學建成並完成招生,提高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截至目前,山南市沒有一個家庭因學致貧返貧,也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失學。
同時,山南市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結算”改革。大力實施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目前,該市大病集中救治率、重病兜底保障救治率、慢性病簽約服務率均達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開設殘疾人就業培訓中心8個,幫助1730名殘疾人實現持証就業或創業。
“最近,血壓正常了,頭不疼了。”自從與家庭醫生拉窮簽約后,乃東區昌珠鎮克麥社區的高血壓患者措姆感覺不舒服就用微信視頻與家庭醫生交流,她說:“有了家庭醫生,看病方便了,花銷也少了,特別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