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京21日新增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期累計報告236例。北京疫情的出現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疫情風險隨時隨地可能存在,常態化防控容不得半點鬆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表示,對於傳染病的普遍預防,兩個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衛生。
戴口罩是最有效減少人和人傳播的一種方式。李亮解釋說,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應該繼續保持戴口罩這種習慣,尤其是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辦公場所等,帶口罩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保護,從而避免疫情的傳播。
隨著全國各地高溫來襲,戴口罩為高溫防疫提出一個不小的難題,戴口罩悶熱難耐還易長痘,不戴又怕病毒來襲,高溫天如何戴口罩看這裡。
接觸汗液后應及時更換口罩
作為出門的防護“標配”,人們已經逐漸習慣了口罩的存在。但隨著氣溫升高、紫外線加強,戴口罩的悶熱感以及帶來的皮膚問題也愈發凸顯。沈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醫師張淼建議:“高溫天氣戴著口罩難免會出汗,接觸汗液后口罩中間層的保護作用就會下降,應及時更換新口罩。”
“是否戴口罩,應根據不同情境來判斷。”張淼介紹:在空曠的地方、通風很好的地方或是社交距離大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如果面對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還有去醫院時都應該戴﹔拿不准外出該不該戴時,可以隨身常備一個口罩。另外,一些重點人群,比如醫生、在密閉場合工作的人、跟社會有密切接觸的人以及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在公共場所都應該戴口罩﹔有呼吸道症狀者,更應主動戴口罩。
口罩上部金屬條別壓過緊
戴口罩遇到的常見問題:口罩上層金屬條對皮膚有壓迫﹔呼出的水蒸氣增加濕度讓皮膚屏障受損,所以接觸了化妝品、口罩內層材質,有些人在正常狀態下不過敏或沒有反應,但是在濕度增加的時候屏障受損,外來物質刺激皮膚從而引起過敏反應。
張淼建議: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發生,第一是金屬條貼合面部起伏別壓得過緊,第二就是在鼻梁處墊個海綿或者是一個比較軟的墊,第三是選擇更加溫和的化妝品。對於可能出現在一些小丘疹或小水疱,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些治療作用的藥物,比如比較弱的可的鬆激素藥膏或者是抗炎藥膏,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低風險區及通風好的地方可不戴口罩
據專家吳尊友介紹,在低風險區,通風好的地方可不戴口罩。當在空氣流通不好、密閉的地方,像飛機、地鐵、公交車、高鐵、電梯等,應戴口罩。另外,去醫院或者一些公共服務窗口,像超市的收銀、銀行的櫃台也要戴口罩。所以就算天熱,口罩該戴還是要戴的!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表示,符合以下3個特性,一定要佩戴口罩:第一,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第二,人群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第三,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
中國抗疫已經半年,是時候來復習一下有關口罩的相關知識。
如何正確選用口罩?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口罩類型主要有醫用防護口罩(例如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別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此外,還有各種棉布口罩、海綿口罩等。
市民日常防護選擇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氣性差,呼吸阻力較大,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正確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項
1、為更好地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在佩戴口罩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口、鼻、下頜完全包住,盡量收緊口罩的鬆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緩慢呼吸。
2、佩戴口罩前應洗手,戴口罩的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口罩內面,盡可能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要分清內外、上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深色面朝外,淺色面朝內﹔有金屬條(鼻夾)一端是上方。口罩用完扔掉后必須洗手。
3、佩戴后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各種口罩包括N95口罩,都隻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濕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
4、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最好每隔2∼4 小時更換一次。使用時間過久會因為大顆粒物被阻隔在口罩表面或超細顆粒物阻塞口罩過濾材料空隙中,而引起過濾效率下降和呼吸阻力上升。
使用后的口罩正確處置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表示,普通市民在無發熱、咳嗽等症狀情況下,使用后的口罩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內。
感冒發燒,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的患者(非特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在到醫院就醫時,可將使用過的口罩扔到醫院內的黃色醫療垃圾回收專用的垃圾桶,專門處理。(人民健康網綜合自沈陽日報、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