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援助西藏那曲索縣醫生牽頭、旨在提高高海拔地區心臟病患者治療水平的高原心臟病研究醫學課題,近日在那曲市立項。該項目是索縣首個醫學研究課題,對提升當地醫院科研實力,助推索縣人民醫院創建“二甲醫院”具有重要意義。
高原性心臟病是指移居或世居高原人,由於機體慢性缺氧,肺循環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以及心肌缺氧,引起的一類心臟病。臨床表現為患者口唇發紫,輕微活動后心慌、心悸,頭昏頭疼,失眠、記憶力減退。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進入海拔更高的高原、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均可以加重高原性心臟病的惡化。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氧氣療法、應用降壓藥物、洋地黃等強心藥、光量子血療法、中醫中藥治療等。
大連援藏醫生趙華國(右二)在那曲市索縣亞拉鎮義診。索縣衛健委供圖
2019年7月,遼寧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赴那曲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援藏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那曲市委副書記邢鵬要求結合當地海拔高危害身體健康的特點開展相關研究。在日常下鄉走訪時,大連市援藏干部、索縣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余清及援藏醫生、大連市友誼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趙華國等人發現,當地高原性心臟病發生率很高,但很多藏族群眾等病情嚴重時才去醫院,治療成本很高且效果不理想。“到了晚期再治療,病情往往不可逆。患者雖然不會馬上死亡,但會喪失勞動力,進而導致一些家庭因病致貧。”趙華國說。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趙華國想起國內外有應用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失眠、耳聾、頭痛、皮膚病的案例。“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方案能從根本上徹底根治高原性心臟病。我所在的大連市友誼醫院,已經開展了十余例採用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心臟病的病例,治療效果很好。”趙華國說,“結合下鄉走訪了解到的實際情況,我決定嘗試用這一方法改善高原性心臟病的治療手段。”
近一年來,趙華國帶領當地醫生組成課題組,在那曲、拉薩等地調閱了近十年內應用傳統方法治療高原性心臟病的患者資料,反復修改、整理后形成相關課題材料提出了課題立項申請。這項醫學課題研究得到了索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經獲得那曲市科技局立項,正在積極爭取省級課題立項。
“與傳統應用心血管藥物治療心律失常相比,星狀神經節阻滯技術作用於心臟的發生機制與臨床應用,有花費少、周期短等優勢,是對現有高原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治療方案的有效補充。”那曲市衛健委副主任王佩新說,“這項醫學課題的開展對提升當地醫院科研能力和提高高原性心臟病患者的治愈率,減少當地群眾‘因病返貧’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裡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