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瓊宗,巴青縣拉西鎮13村村民。20多年來,她打過工,當過服務員,開過麻花店,始終堅持自主脫貧,在逆境中堅強扛起家庭的重擔﹔20多年來,她含辛茹苦將三個子女送入大學校園,用母愛撐起家庭的希望,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新天地。
“再困難也要讓孩子上學”
20多年前,丈夫早逝,對於30歲的次仁瓊宗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家裡沒有了依靠,沒有了經濟來源,所有困難都堆在了她一個人身上,三個年幼的孩子成為她唯一的希望和動力。
為了生存,次仁瓊宗做過很多工作,在縣城招待所當過服務員,在停車場做過保安,甚至還在工地做小工,到處撿拾牛糞賣錢……即使這樣辛苦,一年收入也不過1.5萬元,日子過得非常艱辛。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上不上學”這個問題讓次仁瓊宗心裡犯了難。周圍鄰居也出起了主意:“家裡這麼困難,還怎麼讀書?讀書又有什麼用?讓他們留在家裡,可以幫你挖虫草、放牛放羊多好!”
很長一段時間裡,次仁瓊宗經常徹夜難眠。她永遠記得自己小時候在巴青縣江綿鄉小學學習的美好時光,雖然隻有短短一個月,卻讓她一輩子都很懷念。由於受當時牧區重男輕女落后觀念的影響,她離開了學校,幫助家裡放牧、做家務,然后嫁人、生小孩,一輩子沒能走出去。
“不行!再困難也要讓孩子們上學,隻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不能讓他們像我一樣沒文化,像我一樣過得這麼辛苦!”次仁瓊宗在心裡暗暗下定了決心。
“再苦再累都值得”
為了讓孩子們無憂無慮地上學,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使次仁瓊宗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多病,但她從來都不敢歇息。
除了白天的工作,晚上,她還要克服關節疼痛和視力障礙,趕制一些民族手工藝品賺錢。有時候,勞累和病痛交加,整天都起不了床,也舍不得花錢看病。鄰裡鄉親都勸她到縣裡好好看看病,她卻說:“沒有什麼大問題,每天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病痛就好了!”
孩子們也特別懂事、孝順,寒假和暑假期間,除了幫助媽媽干家務,在姐姐旺措的帶領下,還到縣城飯館、茶館裡打工﹔結算了工資首先給媽媽買藥、買營養品。
次仁瓊宗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對孩子們說:“你們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阿媽有辦法的,你們不要操心,隻要你們學習好,我再苦再累都值得!”
“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扎實推進,次仁瓊宗家在2015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縣裡到鎮裡、村裡都落實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家裡4口人每年享受低保政策收入就有15129元,看病、上學費用全部報銷……次仁瓊宗肩上的擔子頓時輕鬆了不少。
2016年,大女兒旺措考上了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二女兒次巴姆和小兒子次仁旺布也分別考上了天津中醫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次仁瓊宗心裡感到特別欣慰。
“每年僅三個孩子的學費和路費就需要3萬多元,對於我們家庭來說特別難,還好有黨的好政策,這些費用全部報銷了。我經常教育孩子們不能忘了黨的恩情,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次仁瓊宗說。
看到孩子們有出息,次仁瓊宗更加有了動力。2019年,除了打工,她還參加了村婦女合作組織,組織經濟條件也不好的12名婦女成立了13村婦女麻花店,銷售麻花和油餅。
通過國家的幫扶和自己的勤勞,2019年,次仁瓊宗家順利脫貧,年人均收入達到了1.4萬余元。
這一年,大女兒旺措也從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了,她放棄了在長沙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媽媽身邊,准備參加鄉村振興基層專干考試。旺措說:“媽媽為了我們過得更好,付出了太多太多。回到家鄉,回到媽媽身邊,一方面,想盡自己的能力建設家鄉,幫助更多的鄉親﹔另一方面,要好好照顧媽媽,讓她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如今,次仁瓊宗當上了村裡的“聯戶長”和婦聯副主席,成為帶動困難群眾增收致富的能人,用一顆感恩的心和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她說:“正是因為有了黨的惠民政策,我們家才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讓村裡更多人過上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