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包虫病篩查66.3萬人次,挂牌登記家犬2.8萬隻,手術和藥物救治病患2714例、自願手術救治率和自願藥物救治率均達100%,人群患病率從2017年的0.46%降至目前的0.1%以下、超額完成自治區相關指標——這是昌都市包虫病綜合防治三年攻堅交出的成績單。
昌都市地廣人稀,為確保高效率、高質量、高要求地完成篩查工作,在自治區衛健委和福建、重慶、天津3個對口援昌省市的支援下,內地專家與昌都市醫務人員共計222人組成58個篩查組,跋山涉水、夜以繼日,分赴各鄉(鎮)、村開展篩查工作。
2017年7月19日,芒康縣昂多鄉衛生院院長阿尼正准備開始新一天的篩查,突然接到來自老家的電話——父親病危,已被送往雲南救治。回到宿舍,大哭一場后,她收起傷悲,重新投入工作。
“鄉衛生院缺少專技人員,作為院長,我必須留下。”阿尼說。她一直沒跟篩查組提出請假要求,直至篩查工作全部結束,才趕到父親身邊。4天后,父親離世。“老人病危時不能多陪伴他,我很內疚。”阿尼說,“但我不后悔當年從醫的選擇。”
貢覺縣人民醫院的壯吉,在剛做完手術、身體狀況欠佳的情況下,每天堅持完成300多人的篩查工作,經常忙得來不及吃午飯。有的村庄不通馬路、不通電,他就自帶發電機等,騎馬騎摩托車走村入戶篩查。
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醫務人員們不懈努力,僅用8個月,就完成了昌都市全人群包虫病篩查工作,實現了2歲以上66.3萬人的篩查全覆蓋,檢出病例3054人,填補了昌都地方病篩查史上的空白。
對篩查出的患者,如何救治?2018年,昌都市成立包虫病醫療救治專家組,評估確定昌都市人民醫院為包虫病外科手術治療定點醫院,開設綠色通道,確保患者“無預約、無等候、零支付”就診。同時,對符合藥物治療的患者,免費配發藥物治療﹔對包虫病患者建檔立卡,定期開展復查與隨訪管理、評估療效。
丁青縣丁青鎮22歲牧民次旺塔孜,在2017年的包虫病篩查中,被查出患有肝包虫病。他雖然服用了一些藥物,但由於用藥時斷時續,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眼看著他一天天變得面黃肌瘦,父母整天以淚洗面……
第五醫學中心援藏醫療專家聞訊趕到他家,再次檢查確認病情,去年為次旺塔孜成功施行肝包虫病根治性手術。如今,次旺塔孜已經完全康復。
據統計,截至目前,昌都市各級財政共投入資金4422.05萬元,全方位保障綜合救治工作的開展﹔累計完成包虫病患者手術救治891例、藥物治療1823例。
為有效阻斷包虫病傳播途徑,昌都市農業農村局主要從羊棘球蚴免疫、家畜及犬隻驅虫等方面入手,投入資金826.7萬元,組織昌都市1378名基層動物防疫員開展工作。三年來,累計為75.84萬隻家犬驅虫,經免疫的新生羔羊達19.65萬隻,免疫密度在96%以上。據悉,下一步,昌都市衛健委將不斷強化宣傳教育,做好患者救治管理,推動綜合防治工作常態化,鞏固提升包虫病綜合防治三年攻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