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光照亮脫貧攻堅路

2020年05月14日10:27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青春之光照亮脫貧攻堅路

  2020年5月12日,在華電西藏公司團支部“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青春講堂會場,西藏自治區團委副書記何華將“第16屆‘西藏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沉甸甸獎牌頒發到華電西藏公司駐外沖村工作隊代表手中。

  這個獎項是對該工作隊常年駐村扶貧的肯定和鼓勵。工作隊由4名青年組成,平均年齡僅32歲,是個朝氣蓬勃的戰斗集體。他們以青春之我投身於脫貧攻堅偉大事業,帶領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外沖村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8年度的4454元增加到2019年度的5500元,增長23%,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234人全部脫貧。

  “華電駐村隊員真正走進了我們,希望不要輪換了。”這是外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新對前來調研的華電西藏公司領導提出的唯一請求。

  2019年,他新的妹妹高中畢業后沒有工作,他很著急但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這事被華電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太桂記在了心裡。有一次羅太桂在縣裡出差了解到市保險公司招聘的信息,他立即通知他新的妹妹,並協助其成功獲聘。現在,他新的妹妹每月收入5000余元,全家都已脫貧。

  駐村以來,羅太桂帶著工作隊與群眾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建立了深厚感情。村裡10歲的小女孩澤仁拉姆和弟弟出生在單親家庭,一家老小5口人僅靠母親打零工艱難度日。在了解到澤仁拉姆很愛學習,而且夢想到內地上學后,羅太桂就與妻子商量:“這個苦孩子很懂事,我們把她接到廣安去和女兒一起上學吧。”2019年9月,澤仁拉姆踏入了廣安實驗學校的大門,她紅紅的小臉洋溢著幸福,心裡憧憬著對未來的暢想。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外沖村脫貧致富的最大障礙。通村隻有一條不到3米寬的崎嶇盤山土路,而且經常受落石、塌方、冰雪等阻斷。修路成為了駐村工作隊的重要工作。他們全力研究修路方案和爭取幫扶政策,幫助外沖村申請到政府投資1800萬元,建成了一條長達9公裡的水泥路。通車之日,全村群眾喜悅歡騰,把這條路親切稱為外沖村的“高速路”。2019年,駐村工作隊又申請到政府投資3300萬元,正在建設外沖村到木桑神山13公裡道路,不僅將有效解決“行路難”問題,還為今后發展鄉村旅游奠定基礎。

  波羅古澤刻版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外沖村村民澤培是全國僅有的2位傳承人之一,村裡還有20來個熟悉木刻的工匠,但木刻沒有形成規模,工匠僅通過零散業務每月獲取僅1000元左右的收入。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成立了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申請政府投資535萬元建設了木刻車間,爭取華電西藏公司投入100萬元建設了保護車間的防洪堤壩,協調木刻公司與合作方簽訂了總額約4000萬元的10年期供貨協議,解決了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現在,木刻廠已成為外沖村脫貧支撐項目,吸收就業達7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9人,僅2019年群眾分紅就超過200萬元。木刻廠還成為了外沖村就業培訓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吸引21名年輕村民成為學徒工,其中10名學徒工已能獨立工作,每月收入達到5200元。2020年4月,外沖村木刻工匠參加江達縣藏文書法大賽包攬了前三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因為外沖村多名村民有從包括湖北在內的外地回村經歷,好不容易在家休假的隊長羅太桂第一時間申請返藏,24歲的駐村隊員格列旺久堅守崗位,白天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檢查落實防控措施,晚上冒著零下15度嚴寒在卡點帳篷中帶頭堅守。

  駐村工作隊做的,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點點滴滴都化作對黨和政府的感恩。“黨和政府就像母親,我們就像孩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澤培代表全村群眾說出了最真摯的心裡話。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繃緊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華電駐村隊員聽到他新等外沖村群眾希望工作隊不要輪換的呼聲,百感交集,既有被群眾認可的喜悅,也有駐村就難照顧家的為難。但他們在反復考慮后,都選擇了主動放棄輪換,帶領外沖村群眾鞏固脫貧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動鄉村振興繼續貢獻青春力量!

(責編:郝潔、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