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蛺蝶。圖由達娃拍攝
5月4日,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蝶類志編研項目組成員在藏東南察瓦龍採集到的各類昆虫中,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蝴蝶。經鑒定,該蝴蝶為累積蛺蝶。據悉,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國內外文獻均沒有記錄累積蛺蝶在西藏的分布,可以確定為西藏新分布種。記者 李海霞
蝶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和其寄主植物,以及與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相互依存、協同演化的密切關系。作為昆虫種類中重要的一類物種,蝶類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
我區地域遼闊,氣候、植被自東南到西北隨著海拔的變化而遞變。在這錯綜復雜的生態系統內,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昆虫資源,因而就有了“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業內專家介紹,歷史上英國人曾入西藏採集了一些昆虫標本。新中國成立后,自治區科研院所和全國的高校、各級科研院所對西藏進行了多次專項和普查形式的科學考察,填補了許多空白,極大推動了西藏昆虫事業的發展。但作為昆虫重要的組成部分,蝶類一直以來沒有進行過有效的系統研究和整理分類。
“在自治區科技廳的支持下,項目組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調查、整理工作,查閱了大量的中外文獻和報道,整理出來了《西藏蝶類名錄》。第一次全面、系統整理出西藏分布5科208屬567種蝶類名錄。”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蝶類志編研項目主持人、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分隊隊長達娃介紹。
5月4日,科考還在繼續。從墨脫到察瓦龍,一路上的收獲隨著時間推移而累加,對於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農牧昆虫科考分隊春季野外科考隊的成員們來說,所能期待的也越來越多了。
而這一天的發現,或許對於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蝶類志編研有了更大的意義。因為,項目組成員在藏東南察瓦龍採集到的各類昆虫中,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蝴蝶。
經鑒定,該蝴蝶為累積蛺蝶。“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國內外文獻均沒有記錄累積蛺蝶在西藏的分布,可以確定為西藏新分布種。”達娃說,“同時還發現了一些其他昆虫。不過這還需回到實驗室才能完成鑒定,進而作出是否為新種的結論。”
對於這一發現,達娃喜出望外。他表示:“西藏蝶類的新分布種的發現,意義重大。不僅僅為物種的發現新分布,同時對西藏生物多樣性和蝶類對西藏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難得的觀測變化之材料。我們相信,隨著野外科學考察的深入,必將有更多的新發現,為人類認識西藏的自然環境和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依據。”
當看到累積蛺蝶所在生境很完整時,科考隊一行非常開心。不過,擔心也隨之而來。他們擔心萬一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對生態造成破壞。“希望,有一天這裡能成為保護區,讓生物多樣性得到更加有利的保護。”這是達娃的心聲,也是當地老百姓的心聲。
一路科考,也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鼎力相助。“工作時,老百姓們都會來幫忙,這讓我們越發覺得這份工作非常有意義。”達娃說,“和當地老百姓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非常注重環保,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鄉有一個保護區,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