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舊西藏,生於1956年的次多老人說起了他父母那代人經歷過的苦難。
“聽我父親說,他和母親常年給地主勞作,別說報酬,溫飽都根本解決不了。母親也很早患病去世了……”回憶起父母那代人的生活,次多老人滿臉憂愁。
生於西藏和平解放后的次多老人,兒時的經濟條件雖然不算富裕,卻再也不用過擔驚受怕的日子。老人回憶說:“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餓過肚子,也沒有被誰毒打過,父親常說那就是最好的日子。”
再想想如今的生活,“如果父親還在世,他肯定想不到生活可以好到現在這個樣子。”次多老人說。
西藏和平解放后,慢慢地大家有了學習的機會。14歲的次多和很多同齡孩子一起識字,再到內地進修、學醫……
次多老人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很愛打籃球,經常組隊和別的醫院打比賽,比賽結束后和大家一起在草地上晒太陽聊天。
“那時候工資也就隻有20多元錢,遠遠比不過現在,但是我們那代人也有我們自己的快樂。”老人回憶說。
后來,次多和同院的央真護士相識、相愛,結婚生子。
說起孩子,次多老人說:“他們的生活才是最好生活,從小衣食無憂,童年充滿快樂,接受義務教育,有醫療保障……”
“爸爸從小教育我們要愛國,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就連平時吃飯碗裡剩了一點米飯,都要教導我們好久,告誡我們不能浪費食物。”他的女兒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