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達娃。記者李海霞攝
紅鋸蛺蝶。達娃攝
我區位於青藏高原主體,地理環境特殊,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這裡不僅是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還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由於我區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因此,認識、研究與保護我區的生態多樣性是至關重要的。
昆虫作為動物界最大的一個類群,與人類的關系復雜而密切。學習和研究昆虫學的目的在於了解昆虫生命活動的固有規律,並利用所得的知識造福人類。我區的昆虫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區域性,但西藏特殊的地理環境及自然因素導致在昆虫研究這一領域一直處於薄弱狀態,特別是對西藏蝶類的系統研究幾乎處於空白。
為此,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內蒙古師范大學開啟了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5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子課題其他傳粉昆虫資源調查與可持續利用評估工作。
此次調查,第一階段將從今年4月中旬持續到5月底,6名考察隊員參與其中。調查的主要區域為藏東南林芝、昌都等地。
墨脫,神秘的代名詞。是無數人憧憬的地方。在科研人員眼裡,它因為氣候溫潤、海拔落差大、環境封閉、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因而是生物多樣性調查的熱點地區。
4月18日起,本報記者跟隨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走進墨脫,尋找西藏蝴蝶,尋找他們心中的“蝴蝶結”。並以第一視角,記錄此次科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