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山南4月11日電(萬李、李利改)在西藏山南市隆子縣城一家藏餐館,崔珍加措正在廚房忙碌著,精湛的刀工、熟練的操作、准確的火候,顯得駕輕就熟。
可是幾年前,崔珍加措生活很困難,需要依靠國家扶貧政策資金來維持生活。
崔珍加措正在炒菜。
轉變思想 重拾生活信心。崔珍加措生於1985年,8歲那年,他的左眼不幸被砸傷,視力受到嚴重影響。禍不單行,2008年,家裡蓋房子時,崔珍加措的右手手指斷裂。
綜合眼傷和手傷,他被相關部門評定為三級殘疾,當時,崔珍加措的收入少,加上家裡有老母親和年幼的女兒,他們家被確定為貧困戶。
從此,崔珍加措依靠種田和國家政策性補貼維持生計,那段時光,崔珍加措時常感到恐懼,害怕養活不了一家人,更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該怎麼過,這些情況被隆子縣列麥村村“兩委”班子了解后,經常到他家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教育引導崔珍加措要克服心理障礙,摒棄“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思想觀念。
崔珍加措在切菜。
崔珍加措逐漸了解了相關政策,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知,克服了心理障礙。他開始重新振作起來,更加堅定了靠自己雙手脫貧增收的信心和決心。
直到2016年,他從親戚手裡借了5萬元,在列麥村開起了一家小商店,由於經營不善,導致生意虧損,不得不關閉商店,但是崔珍加措沒有氣餒,他想著自己是男子漢,更是家裡的頂梁柱,開商店行不通,就想別的辦法,脫貧增收、養活家人。
“送培入村”燃起生活新希望。2017年9月,是崔珍加措終生難忘的日子。有一天,隆子縣雙業辦在列麥村開展“送培入村”活動——中式烹調師培訓和創業培訓,崔珍加措興致勃勃的報名參加,並堅定說:“我要學習一技之長,脫貧增收,改善生活條件。”
在那次培訓中,共有50余名群眾參加。培訓過程中,崔珍加措努力進取、勤學苦練,把烹飪原理、烹飪技術、刀工技術、面點制作以及食品營養衛生等知識一一熟記於心,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烹飪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並得到了同伴們的贊賞。
崔珍加措在包餃子。
培訓即將結束時,培訓班開展了一次廚藝比賽,崔珍加措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取得了結業証書。培訓結束后,崔珍加措不願荒廢學業,於是他輾轉各地做廚師工作。 經過他的不斷努力,技能愈加熟練,不管做什麼菜他都游刃有余,最終把借的的錢也還清了。2018年,崔珍加措一家自願申請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一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生活。
廚師技能培訓讓他對生活充滿希望。“自從參加廚師培訓后,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我能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工作、掙錢、養活家人,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實干苦干,讓生活變得更好。”崔珍加措堅定地說。
易地搬遷日子越來越舒心。為了更好地照顧年邁的母親和上中學的女兒,借助國家易地搬遷政策,2019年,崔珍加措一家從隆子縣列麥鄉列麥村搬遷至隆子鎮葉巴村居住。
崔珍加措說:“在這裡交通方便、孩子上學方便、看病也方便,生活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搬到這裡后我們可以享受到各種生活的便利,這些幸福生活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我們會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崔珍加措在盛菜。
提起這幾年的變化,崔珍加措激動地說,“我現在做廚師工作,每月有6000元工資,既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且有一定的經濟收入,覺得很開心、很幸福。”
“現在,我們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舒心了,脫貧路上,隻要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就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崔珍加措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