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色尼區包虫病防治工作:“把群眾健康放在心上”

謝偉

2020年03月18日10:41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原標題:那曲市色尼區包虫病防治工作:“把群眾健康放在心上”

  那曲市色尼區的一名高中生深有感觸地說:“在2017年9月開始的包虫病流行情況調查中,我們各鄉各村各學校都進行了包虫病知識宣傳和檢查工作。不久,檢查結果出來了,醫生告訴我得了包虫病,這時我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傷心得不得了,認為這是一種很嚴重的病,無法治療!……我清楚地記得,寒假后,也就是2019年2月18日,我在拉薩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了手術,在醫生叔叔阿姨們的悉心照顧和關愛下,在醫院住院觀察了10天左右,我終於出院了。出院后服用幾個月的藥和定期檢查,現在已經痊愈。在這個治療過程中,我們沒有花一分錢,每個環節都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近年來,那曲市色尼區在各級領導大力指導、對口援藏兄弟省市的傾情支持、基層防控人員的辛勤付出下,深刻認識到“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道理,高度重視包虫病綜合防治工作,按照齊扎拉主席在自治區包虫病防治領導小組視頻會議上提出的“七個到位”要求,主動克服各種現實困難,堅持頂層謀劃、高位推進,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挂帥的包虫病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出台了《色尼區爭創西藏自治區包虫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方案》等,各部門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構建起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履職、全社會參與”的包虫病綜合防治工作格局。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在實際工作中,色尼區首先組建了區、鄉兩級專業宣講隊,通過進牧區、進校園、進機關、進寺廟等形式,開展專題宣講630余場次,同時充分運用色尼區兩會等大型會議和“五下鄉”“四講四愛”等宣講活動,積極開展包虫病綜合防治知識宣講講座165次,累計發放宣傳冊、宣傳海報75000余份、宣傳語音台歷750份。開通了包虫病綜合防治微信公眾號,在重要交通要道設立宣傳牌,在學校設立“空中課堂”,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包虫病綜合防治知識,群眾主動參與包虫病防控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升。

  同時,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全力開展篩查工作,篩查期間邀請杭州、嘉興36名B超醫生進藏協助開展篩查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篩查107548人,採集血樣樣本48487人次,篩查率達95%以上,確診包虫病患者1021例。

  按照應治盡治相關要求,分期分類對1021例包虫病患者進行了手術和藥物治療。患者治療效果良好,衛生部門定期開展跟蹤隨訪,全程關注患者的恢復狀況。

  此外,色尼區嚴格落實流浪犬、家養犬管理制度,累計抓捕流浪犬7653隻﹔對6157隻家養犬隻進行了登記造冊, 對721隻家養雌犬實施了節育手術﹔全面落實新生羔羊免疫“犬犬投藥、月月驅虫”的要求。

  在實踐中,色尼區不斷摸索,初步提出了六項舉措,確保了基層包虫病綜合防控形成初步的長效機制。

  ——為嚴控犬隻繁殖速度過快,對雌性犬隻實施節育手術,有效控制新生犬隻數量﹔

  ——在色尼區完小、幼兒園排練了以包虫病之歌為背景音樂的洗手鍋庄,鍋庄舞蹈中融入了“六步洗手法”的規范動作,讓學生從小掌握包虫病防治知識以及“六步洗手法”,並通過“一孩帶一家”的方式將相關知識帶入每一個家庭,教給自己的家人及鄰居﹔

  ——探索推行家畜病變內臟經濟補償回收試點工作,在冬宰期間由村獸醫以每副40-50元的價格回收病變臟器,由鄉鎮獸防站統一深埋處理﹔

  ——投入175萬元為牧戶購買洗手池1172台,逐步培養群眾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引導群眾餐前便后洗手,有效切斷了因手衛生造成的疾病傳播﹔

  ——積極引入科技防控,聯合中國華大基因對包虫病患者進行基因檢測,評估藥物治療的效果。目前,該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

  ——試驗推行對符合條件的犬隻進行智能項圈佩戴,並及時總結經驗。將人工投藥升級為自動定時投藥,有效解決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驅虫投藥客觀上“不能投”、主觀上“不願投”、事實上“忘了投”的問題。

  通過這些舉措的切實落地,色尼區包虫病防治工作得到了有效治理:犬隻無序泛濫的局面得到根本治理,傳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實現患病群眾應查盡查、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助盡助,包虫病綜合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群眾衛生意識明顯提高,健康習慣逐步養成,“抓野犬、救病人、奔小康”已成共識。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色尼區區長赤來塔吉說:“把群眾的健康放在心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我們會進一步將包虫病綜合防治工作列入政府日常化、常態化管理,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和推進診療服務體系建設,從根源上改善生活環境,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質量,讓他們更有幸福感。”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