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羅布(左)在制作藏式家具。(資料圖片)定日縣尼轄鄉政府 提供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忠誠核心、擁護核心、愛戴核心,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做一名講黨恩愛核心的好公民……”這是定日縣尼轄鄉雪龍村黨支部副書記羅布生前學習筆記上的一段話。
這幾天,定日縣尼轄鄉雪龍村“90后”村干部羅布面對沙塵暴極端天氣,奮不顧身搶救集體財產遭遇意外不幸去世的消息,在珠峰腳下迅速傳開,廣大黨員干部和農牧民群眾無不為之痛心。
羅布,1993年3月出生,201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10月當選為雪龍村黨支部副書記。
雪龍村位於定日縣尼轄鄉西北,地處山溝、相對偏遠,但疫情防控任務並不輕。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雪龍村干部群眾沒有絲毫懈怠,迅速行動起來。
“疫情防控開始的時候,當地群眾對不串門、不聚會的要求難以理解。”雪龍村黨支部書記達瓦加布說,為把工作做透做徹底,羅布就反復給群眾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戶向群眾講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為了切斷新冠肺炎傳播途徑,防范輸入風險,雪龍村成立了黨員突擊隊,羅布第一個報名參加,每天開展巡邏、檢測、消毒、統計信息等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羅布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雪龍村全村45戶、218人,僅有耕地698畝,草場質量差,資源匱乏,發展特色產業是增收致富的有效方法。
從尼轄鄉通往定日縣城的路邊上,有家集機修、木工、縫紉、編織、糧油加工、便民茶館和生態商店等項目於一體的雪龍村土特產品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
這家合作社是2019年3月,雪龍村所有群眾共同入股成立的。目前,合作社已帶動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實現總收入26萬余元。
2月13日傍晚,羅布和幾名黨員巡邏時發現,合作社房頂因沙塵暴有鬆動的跡象。在經過簡單處理后,羅布決定第二天等風小一點時再作進一步維修。
沒想到,大風刮了整整一夜。2月14日早上,當羅布和5名黨員來到合作社時,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合作社木工房的房頂已被掀翻,扭曲的鋼架半搭在牆上,彩鋼瓦被撕裂出長長的口子,玻璃渣子滿地都是……
合作社傾注了雪龍村干部群眾的汗水、心血,寄托了鄉親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希望,絕不能毀於一旦。羅布立即組織在場人員進行搶修處置。
從清晨忙到中午,羅布都沒顧得上吃一口東西、喝一口水,始終在寒風中堅持工作。
出事前,羅布發現木工房有幾塊篾板吹到了院外的公路下,他趕忙和兩名黨員去撿拾篾板。突然,漸停的大風又吹了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沙塵暴。
咔嚓!合作社茶館陽光棚的房頂部分被風掀開,羅布心裡萬分焦急,一邊大喊著讓其他幾名黨員准備固定,一邊抱著篾板往陽光棚沖去。
剎那間,陽光棚整個房頂的鋼架結構連帶玻璃一起被大風卷了起來,迎面向羅布重重地砸了下來,緊接著,連人帶物被風吹到七八米外的公路旁邊。
等其他黨員追過來時,羅布已經滿臉是血、陷入昏迷。大家迅速將他送到尼轄鄉衛生院,經過簡單處理后,又立即送往85公裡外的定日縣城。
不幸的是,羅布因傷勢過重,在途中去世,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噩耗傳到村裡,全村男女老幼無不悲痛萬分,不敢相信那個愛說愛笑、敢想敢干、思維敏捷、辦事認真的羅布就這樣離開了。鄉親們紛紛涌到村口望向路的另一頭,他們祈求奇跡發生,希望羅布能再回家……
“羅布是村干部,但他沒有把自己當干部,同我們一起生產一起勞動,親得像一家人。”雪龍村群眾次仁卓瑪含著淚說,村裡的大小事情他都非常上心,每項工作他都要親自參與。
雪龍村合作社成立之前,很多群眾對它的發展前景都不看好。羅布一戶一戶宣傳黨的相關政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認真開導群眾解放思想。
“把合作社建在公路邊,圍繞便民利民開展多種經營,通過‘培訓+技術+增收’的模式促進良性發展。”羅布的一系列建議都得到採納和使用。
羅布時刻放在心上的,不僅僅是村裡的大小事務,還有群眾的冷暖。
建檔立卡貧困戶次仁多吉身患殘疾、獨自生活,羅布經常前去探望,力所能及地幫助次仁多吉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村民央吉體弱多病,生活艱難。羅布一直幫助她,春天耕地播種,夏天修補屋頂,秋天收割打場,冬天送水送柴……
尼轄鄉黨委書記索多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羅布牢記初心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全心全意為雪龍村發展和全村群眾服務,是我們基層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