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

趙曄嬌

2020年01月20日11: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浙江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

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

  程琪和拉薩那曲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合影 本人提供 

  “扶貧必扶智,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日前,在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建議。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新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杭州學軍中學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先后選派教師赴貴州、西藏、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區)支教,“學軍是一所有著強烈家國情懷的學校。教育扶貧,是我們作為一所名校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東西部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陳萍說。

  援藏老師的心願: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培養起孩子們的科學素養、探知世界的能力。”這是杭州學軍中學老師程琪的心聲,她說,學軍中學的老師走出國門看世界,也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教學交流,更能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必須由科學技術的支撐。全體公民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也需要良好教育。

  帶著這樣的心願,2016年8月15日,程琪和44名來自浙江教學一線的老師出發到達西藏。46歲的程琪是這支隊伍中年紀最大的。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這支組團式支教隊伍奮戰了一年半。

  司文朋走訪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家庭 本人提供

  走進拉薩那曲第一高級中學,這位有著25年教齡的化學老師發現,在國家的支持下,學校實驗室設備先進且完善,但是操作流程制度等還是空白。化學是一個需要實驗支撐的學科,完善流程制度,成為了程琪的“頭一樁大事”。

  程琪說干就干,帶著浙江、那曲的幾位老師,從整理認識儀器開始,制定流程制度,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手把手地教學生做實驗……慢慢的,老師、學生都能上手了。拉薩那曲第一高級中學更是一躍成為西藏自治區的化學示范基地。

  “我立志學好化學,將來上醫學院,畢業后做一名醫生,造福西藏人民。”程琪的學生永旦桑布說。這樣的話語,正是“扶貧先扶志”的生動寫照。

  這是浙江省第一次派出教師隊伍進行“組團式”教育援藏,為西藏那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極大貢獻。

  劉誠平在為從江縣第一民族中學的學生輔導作業 本人提供

  85后扶貧挂職干部的感悟:教育照亮孩子們的心靈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來自杭州市教育局的85后干部司文朋已經在這裡工作了快2年,他現任台江縣副縣長,用具體的實踐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

  2016年12月,司文朋離開了任教六年多的杭州學軍中學到杭州市教育局任職。在時代楷模、杭州學軍中學老校長陳立群的感染下,司文朋在心中種下了“教育扶貧”的種子。

  “陳立群校長經常講人類道德的基點是愛與責任,退休后,他自願到台江縣支教,始終把幫助貧困家庭孩子求學成長作為己任,潛心教書、用心育人,他把杭州教育和學軍教育的精神帶到了山區,我一直期待有機會盡一份力量。”司文朋說。

  在組織的號召下,2018年4月18日,司文朋坐上了前往黔東南州的高鐵,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挂職扶貧工作。在高鐵上,他第一時間跟陳立群校長報告:“陳校長,我要來台江了!”

  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 王剛 攝

  長期以來,受地理位置和產業結構的限制,經濟社會發展缺乏支撐,台江教育工作困難重重。在杭州市和余杭區的大力支持下,在陳立群校長和全體杭州支教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杭州教育的活力通過“組團式”幫扶傾注到台江的深山裡。

  這兩年來,台江教育呈現出嶄新的氣象:高考一本錄取人數突破百人大關,二本以上錄取率突破60%,所有的學生都被大學錄取﹔中考錄取分數線位列全州第一,99%的優質生源全部留在本縣就讀……貴州省委省政府下發文件,在全省推廣台江教育幫扶模式。

  “在貧困的大山裡,教育就像罅隙裡的光,照亮的不僅是黑暗,還有心靈。杭州教育的愛與責任正在更多的貧困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正在黔東南州這個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生動上演。”司文朋說。

  退休老領導的努力:共同建立“造血”機制

  同樣是祖國的深山,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這裡還有一位從杭州學軍中學走出來的教師。

  他叫劉誠平,原學軍中學黨委書記、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黨總支書記,他是正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2017年退休后,經杭州市教育局牽線,2019年3月起,擔任從江縣第一民族中學校長。

  有著豐富領導崗位工作經驗的劉誠平思考的是,如何建立一套好的機制。“教育扶貧實踐告訴我們,一所好學校不僅需要有一個好校長,而且需要有一套好機制。”

  將東部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嫁接到這裡,轉變教學方式和習慣,培育出一大批年輕骨干教師等事關“造血”機制的問題是劉誠平最為關心的。

  “我提拔了8個年輕干部,其中4個列入校級后備干部,2個任校長助理,對他們進行手把手的培育,通過壓擔子,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我還成立了2個小組:青年教改小組、優秀班主任研究小組,以及9個學科工作室,將全校的年輕老師聚合在一起,在老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課堂研究、個人課題研究。”劉誠平表示。

  在從江縣第一民族中學,來了劉誠平,后續還跟進了浙江省的其他教育資源。浙江省教研室、杭州市教研室的教研員來了,杭州市蕭山第二高級中學的6人團隊也來了。特級教師等專家的到來,又帶動一批教學名師的到來。下個學期,浙江省和杭州市教研室還要繼續派出教學專家、新銳老師,還將把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初中甚至小學。

  通過機制建設,一支老中青結合的骨干教師隊伍初步成型,教師追求高效課堂的積極性更高了,精神面貌更好了,帶動作用更強了。許多新提拔的干部在工作中鍛煉成長,在學校大型活動的組織實施,教科研和教育教學管理,以及學生德育工作中,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

  學生在這樣的良性氛圍中安心求學、力求上進,1200多名貧困學生還拿到了國家發放、各省捐獻的“精准扶貧”助學金。高二(10)班的侗族女孩伍婢留就是受益者,她說:“助學金能夠支持我完成高中學業,我一定努力學習。”

  “我常說,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能僅僅靠我一個人,要靠全校200多位老師共同承擔起改變的責任,共同建立‘造血’機制,讓這裡的孩子擁有美好的未來。”這是劉誠平最希望能留給這所學校的。

  劉誠平的努力方向,也是陳萍在浙江兩會期間最想呼吁的,“國家的扶貧為落后地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教育幫扶才剛剛起步,應該持之以恆。”

  “好比一個人剛剛學會走路,要繼續下去,才能更好的奔跑,才能改變人生。”陳萍表示。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