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构筑“文明高地” 共建“精神家园”

2021年12月29日09:59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图①:定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前往曲洛乡农牧民群众家中检验评选结果。图/文 本报记者 汪纯

图②:日喀则市“五比”竞赛表彰大会参会人员参观“四讲四爱”暨“五比”竞赛成果展。图/文 本报记者 汪纯

图③:昂仁县如萨乡工作人员深入各村,通过走访询问、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五星村居”评比工作。图/文 本报记者 汪纯

图④:南木林县拉布普乡召开“五比”竞赛安排部署会。图/文 本报记者 汪纯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在珠峰脚下的日喀则,生态家园秀美、环境卫生净美、道德风尚和美……一幅彰显特色、厚植底色,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卷”正浓墨重彩地铺展开来。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创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载体,2019年底以来,在日喀则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日喀则市各县、乡、村精心组织开展了“比感颂党恩爱领袖、比团结互助爱祖国、比勤劳致富做贡献、比崇尚文明树新风、比遵纪守法促和谐”竞赛(以下简称“五比”竞赛)。活动坚持“破”“立”结合,通过采取定规矩、重引导、创载体等有力举措,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农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让新风正气温润群众心田。

思想引领筑同心——

特色阵地释放红色能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丰富群众思想教育新内涵、提振各族群众精气神。

“五比”竞赛活动开展以来,日喀则市各级各部门自觉把活动作为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作为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途径,作为“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着力抓宣传引导、抓活动载体、抓方式创新、抓责任落实,营造了团结奋进的好氛围,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硬基础,达到良好预期效果。

截至目前,日喀则市共投入资金1846.3万元,2020年共评比出“五星户”15846户、“五星村居”342个、“五星乡镇”42个;2021年共评比出“五星户”13213户、“五星村居”310个、“五星乡镇”38个。

“五比”竞赛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时代航向。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进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运用典型事例,通过新旧对比,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五比”竞赛始终注重价值取向、尊重群众意向。把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作为主趋势,大力刊播“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公益广告,组织开展“文明行为、人人参与”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各族群众崇德向善的意愿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成为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参照。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坚持开展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广泛好评。

春风化雨润人心——

身边榜样点亮道德光芒

仲巴县帕羊镇岗久村边究老人在家中醒目位置悬挂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他熟知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并经常向村民宣讲,教育大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白央一家三代党员接续传递为民服务的“接力棒”,经常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岗巴县昌龙乡乃村德吉无色,自愿申请退出低保户,创建格桑美朵手工编织合作社,不仅自己稳定脱贫,还带领家庭妇女、建档立卡户一起致富;

亚东县阿桑村群众每次上山放牧都要更换放牧点国旗,并自觉开展巡边、护边、守边行动,用实际行动看好守好祖国疆域的一草一木;

康马县涅如堆乡深入开展“垃圾随捡、从我做起”行动,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鼓励各族群众以文明换积分、以积分换荣誉、以荣誉换奖励;

萨迦县扎西岗乡查玛村达娃次仁作为致富带头人,即便是在家人身患重病需要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也义无反顾地为本村困难学生资助3万元;

……

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次次道德实践、一场场精神洗礼……如今,爱国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好品格,正逐渐成为日喀则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道德“基因”。经过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引导、耐心教育,各族群众从活动中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主动参与活动的劲头十足,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氛围越来越浓,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实现了转变,进取精神、团结精神得到了加强,敬畏意识、守法意识得到了提高,我要稳定、我要致富、我要向上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为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日喀则市坚持营造氛围、掀起热潮。把媒体宣传、社会宣教作为推动“五比”竞赛活动的有效抓手,先后在中央、自治区媒体刊登日喀则市“五比”竞赛综述新闻稿10余篇。市属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主动宣传报道“五比”竞赛活动开展情况,先后刊播相关新闻报道112篇(条、幅)。各县(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利用县(区)发布、微信公众号、宣传栏、LED显示屏、横幅等载体平台,以及走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五比”竞赛活动,共转载、推送稿件1200余篇(条、幅),做到了“五比”相关消息随处可见、随时可学,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掀起了竞赛热潮,树立了良好导向。

春风化雨润民心,文明新风扑面来。如今的日喀则广大群众,感颂党恩爱领袖的理念越来越牢固,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发自肺腑感党恩、始终不渝跟党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指引的前进方向、寄予的殷切希望奋勇向前。团结互助爱祖国的意志越来越坚定,更加深知只有祖国好、个人才能好,只有祖国强、个人才能幸福,深知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起手、并起肩,团结一致反对分裂,才能更好维护祖国统一、乐享幸福和谐生活。勤劳致富作贡献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更加深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唯有依靠勤劳双手、付出辛勤劳作,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崇尚文明树新风的效应越来越鲜明,深知唯有自觉移风易俗、主动抵制各类不良风气、更加理性对待宗教,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注重家庭美德、涵养个人品德,才能培育新风尚、焕发新气象、实现新转变。遵纪守法促和谐的行动越来越自觉,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有效提升。

团结奋斗强信心——

新风正气彰显时代风尚

如何让群众真正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最终靠的是实干。

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始终树立实干导向,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切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一切工作以取得实际成效为标准,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造盆景”,不做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表面工作,确保各项活动抓得紧、做得实。

坚持领导带头、高位推进。日喀则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谋划安排“五比”竞赛活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关于在农牧区开展“五比”竞赛 深化“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并印发各县(区)委,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研究“五比”竞赛工作。各县(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及时部署、专题安排,倒排工期、明确时限、全面推动。各乡镇、村居对标竞赛评比细则,紧锣密鼓、积极发动干部群众,开展“五比”竞赛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层层动员、层层部署、层层宣传、层层推动的工作格局,为活动扎实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统筹谋划、推进有序。日喀则市宣传思想部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细化“五比”竞赛中五星乡镇、五星村居、五星户的评比细则,明确了“五比”竞赛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节点、推进步骤、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培训,引导各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围绕“五比”竞赛活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发挥作用,为各县(区)、乡镇、村稳步有序推进“五比”竞赛工作提供了遵循。

坚持严督实导、推动落实。市级层面采取每月电话问询、实地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乡镇、村居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在今年7月至8月,分4个组深入18个县区督导检查了“五比”竞赛活动推进情况。各县(区)、乡镇采取及时跟进指导、查阅存档资料、实地抽查检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基层“五比”活动进展情况,确保“五比”竞赛活动全覆盖、无死角。

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日喀则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目标,持续深化“五比”竞赛活动,宣传宣讲再深入、实践载体再优化、为民办事再加强、工作责任再压实,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推动日喀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人心基础。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