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图登克珠:从视角到心态,西藏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冉文娟
2021年10月28日09:3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取得跨越千年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但西方舆论要么选择性失明,要么以传统文化、宗教、生态保护等议题质疑甚至歪曲西藏的现代化发展。

  东西方为何对西藏的现代化发展认识南辕北辙?应当怎样弥合这种认知差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图登克珠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深度解读。

"资料图:10月20日,以“新征程的中国:幸福新西藏发展新画卷”为主题的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在中国外交部蓝厅举行。图为记者进行拍摄。<a

  资料图:10月20日,以“新征程的中国:幸福新西藏发展新画卷”为主题的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在中国外交部蓝厅举行。图为记者进行拍摄。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社记者:现代化带来人口大幅流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趋势。但有一些西方人士质疑这是人口结构的人为改变,您怎样看待70年来西藏与其他省市的人口流动现象?

  图登克珠:人口流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往往一个地区发展越好、潜力越大,人口越聚集。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推进,大量外来人口来到西藏务工、经商、旅游,这从侧面显示出西藏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外来人口也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藏族百姓和公职人员从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向其他省市流动。这种人口的双向流动是一种良性互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资料图:航拍通往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盘山公路。 江飞波 摄

  资料图:航拍通往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盘山公路。江飞波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东西方对西藏现代化发展的认识南辕北辙?西藏的现代化真如一些西方人所说“削弱了民族特性”吗?

  图登克珠:西方人看待西藏的现代化,其理解的方式、方法、视角与我们均不同。

  一些西方人称,西藏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不复存在。难道青藏高原居民只能住帐篷、放牧为生才叫保持传统?西藏人民出行只能骑马,在藏文写字板(墙星)上写字,而西方人却可以开车,使用最先进的互联网和电脑吗?这种看法非常荒谬。西藏人民同样有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权利,刻意将西藏人民和现代社会、现代化隔离是别有用心的。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需与时俱进,在相互交流和发展创新中才能更好传承。隔离、封闭只会裹足不前。一些西方人以所谓“现代化削弱了西藏的民族特性”为由反对西藏发展进步,只会让传统文化更难适应现代社会,与时代发展脱节,最终导致传统文化消失,只能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供人凭吊。

  可以看到,越是与中国有利益博弈的国家,越会借此话题抹黑中国,这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发展的阴暗心理。少数西方国家无法阻挡中国发展,就通过民族、文化、环境等话题无中生有,其真正意图在于遏制中国。

资料图:西藏类乌齐秋日风光。冉文娟 摄

  资料图:西藏类乌齐秋日风光。冉文娟 摄

  中新社记者:少数西方舆论还称西藏的发展造成藏民族汉化、环境资源破坏,西藏发展的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图登克珠:藏民族在开放与兼容并蓄中吸收各民族的文化养分,得以不断发展。西藏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包容性,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西藏人民从来没有拒绝过。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国家对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始终的、一贯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藏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在资金投入、教育普及、对外传播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藏文化不仅在西藏得到良好传承,更逐渐走出雪域高原。

  以前拉萨大街上没有这么多唐卡店、藏香店,现在八廓街上转经的人也比以前多。我相信亲历西藏历史发展的人会说真话。我小时候根本不清楚藏历新年是哪一天,对很多民俗节庆也并不了解,这些在旧西藏只有少数有知识有文化的贵族或僧侣才了解。但现在大家普遍庆祝各种传统节日、民俗节庆,这得益于政府保护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尊重各种宗教信仰。

  西方政客对西藏资源、环境问题的发难更是无稽之谈。中国的治藏方略历来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坚定态度守护雪域高原的山川草木。70年来,中国在发展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没有重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破坏环境的老路。

  比如拉萨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拉萨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袋管理办法》。2008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专门向美国学界作了一场“西藏旅游与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其中提到环境保护、禁止白色污染等建议被地方政府采纳,一位华盛顿大学教授听后表示非常惊讶,说“美国现在都做不到”。这个细节至今难忘。

资料图:那曲市申扎县境内的湿地。李雪峰 摄

  资料图:那曲市申扎县境内的湿地。李雪峰 摄

  中新社记者:应持怎样的心态和视角看待西藏现代化?

  图登克珠:世界在交往交流中增进了解互信。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地球村”。首先,西藏人民在与其他省市和世界的交往交流过程中,自然会对西藏的发展有更客观准确的了解,因而会变得更有底气和自信,并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另外,在对外交往和国际传播中,中国不能总做“学生”,被动向外界解释,也要做“老师”,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展示西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和民众的幸福生活。一句话,西藏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西藏人的笑容,尤其是农牧民群众最纯真的笑脸才是最好的答案。

  受访者简介:

  图登克珠,现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协同中心主任,西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西藏大学科协主席等。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