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凝聚人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文明在这里·西藏堆龙德庆

李海霞
2021年08月09日11:53 |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小字号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9年6月6日正式揭牌成立,是西藏首个挂牌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成立以来,构建起了1个县级实践中心、6个乡级实践所、31个村级实践站的三级志愿服务阵地体系,同时依托窗口单位、城乡社区、公共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等平台,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盘活资源

文明实践实现一盘棋

冬季农民运动会、乡村文艺大比拼、脱贫攻坚生产技能大比拼、春节藏历新年大联欢、青少年好家风好家教传习实践……对生活在堆龙德庆区的老百姓来说,通过精彩纷呈的业余活动掌握一项技能,收获一份快乐,已经成了一种“时髦”。这些活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的。可以说,依托各实践站(所),堆龙德庆区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条心,做到了农闲时节人不闲,思想教育抓在前。

农闲时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依托各实践站(所),我们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内外教育场所等各级各类阵地250余处,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场所共享,切实打造理论宣讲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由中心(所、站)根据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努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堆龙德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军毅介绍。

有了平台,就得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此,堆龙德庆区按照“1+13+N”志愿服务队伍要求,充分挖掘各单位人才资源,组建堆龙德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文明交通、科技、党员先锋、青年志愿服务、巾帼志愿服务、职工志愿服务等13支志愿服务分队。

“我们还结合实际成立了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分队、护路志愿者服务队、乡村志愿者服务队、东嘎先锋救援志愿服务队,共17支主体队伍,1.3万余名志愿者,约占我区常住人口的21%,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0余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杜军毅介绍,“可以说,盘活了文明实践资源流。”

下一步,堆龙德庆区计划在建好中心、所、站阵地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三固定”要求,探索打造文明实践点,进一步优化组织机制、统筹多元力量、探索更多群众品牌。

返乡服务

七彩假期舞动青春色

次仁卓玛是一名大二学生,刚放暑假的她,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选择到处游玩,而是马不停蹄赶回家乡,因为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儿等着她。

返乡大学生志愿团队。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去年疫情期间,很缺人手。正好很多学生无法返校上课,所以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时间中心,面向返乡大学生发起了‘青春快递员’这样一个志愿服务倡议,没想到响应的学生特别多,队伍人数超出了想象,甚至连周边县区的大学生也来报名。”堆龙德庆区宣传部副部长王丹丹介绍,“这么大的力量都聚集到一起了,我们为什么不发挥优势,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儿呢?所以,就成立了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并健全各项机制,为他们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

“在这里我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所以就回来了。”次仁卓玛笑着说。作为从堆龙德庆区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委员。

返乡大学生走村入户做宣传。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本着“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升华”的理念,充分挖掘每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潜力,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我们能做的事儿可多了,有暑期支教、政策入户宣讲、助力乡村振兴等等。”次仁卓玛说,“这里的很多老百姓不识字,没法辅导孩子作业,我们就去帮他们。辅导完后,他们说非常感谢,我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觉得做这样的事非常有意义。”

让次仁卓玛和其他志愿者有成就感的事儿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入户宣讲,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到文明、环保的重要性。“就说我们村吧,一年下来,我看到村居环境改善了不少,大家看到垃圾也会主动去捡,村道两旁干净了很多。虽然我们没做多少,但看到这些改变真得非常开心。以后每个假期,我还会参加,为家乡改变尽一点力。”

返乡大学生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需要和被需要,是每一名堆龙德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付出和收获。这支青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也荣获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传承非遗

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记忆,是一种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延续。在堆龙德庆区马镇措麦村,就有这样一支队伍,致力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措麦村藏戏团。这支藏戏团成立于17世纪中叶,几个世纪来,一代又一代措麦人自觉承担起了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堆龙德庆区措麦藏戏原属于嘎尔派藏戏,后来成为拉萨觉木隆派藏戏的主要分支,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020年,我们村被评为了西藏自治区非遗特色村,不仅增强了大家对措麦村非遗的关注,更增强了我们传承、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措麦村第一书记索朗益西介绍。

措麦村获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称号。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措麦藏戏团现有33名成员,平均年龄在30岁,年纪最长的67岁。“年轻人占了70%,传统藏戏团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索朗益西说,“从2001年开始,藏戏团开始对外演出,每年雪顿节在哲蚌寺、罗布林卡、宗角禄康等地表演,同时参加各种大小型比赛,《白玛文巴》《朗飒雯丰》《智美公灯》《卓娃桑姆》《曲杰罗桑》等节目非常受观众欢迎。”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后,这支藏戏团成员又多了一项任务——农闲时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自编自演“四讲四爱”小品,引导教育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遵规守纪讲文明、爱护环境保家园,推动措麦村“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入脑、入心。

精彩的藏戏表演。图由堆龙德庆区宣传部提供

“藏戏不能拘泥于古老形式一成不变,而要跟着时代进步,所以,自从被整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我们也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受欢迎,更好地将文明传承下去。”索朗益西说,“在我们村,学藏戏的氛围特别浓,老一辈愿意教,年轻人愿意学。而且对外演出还有收入,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从“绘蓝图”到“整资源”,再到“大合唱”,堆龙德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故事还有很多。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堆龙德庆区始终紧扣“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差异推进、稳步普及、持续提升”的原则,拓展实践载体、创新实践形式,努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堆龙大地落地生根,做到了凝聚人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

(责编:旦增卓色、陈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