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类乌齐县伊日乡水提村的罗桑格列一早便和队员背上作业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水提村位于有着“天然超级大氧谷”之称的伊日峡谷内,这里层峦叠嶂、植被茂盛、流水潺潺。
穿过山岭、钻进密林、跨过溪流,脚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路线,心中却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以山为家、以林为伴,这就是罗桑格列的护林生活。
罗桑格列只是众多护林员中的一名。截至去年年底,昌都市配有公益林管护员18453人,天然林管护员7651人,建成林业专业管护站111个,专业管护员580名。
2015年以来,昌都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转变思想、压实责任,抓好督促监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作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责任部门,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强化落实,切实督促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补偿岗位等政策补助资金兑现;监督做好各类岗位人员履职尽责,持续抓好林地草原征占用项目审核;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森林督查等问题整改。
五年来,中央环保督察6大项12小项问题均已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并销号备案;森林督查问题中,2018年度99项中仅有1项未完成,2019年度27项已整改完成5项、上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佐证材料申请销号19项、正在整改3项。
同时,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救助、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等机制,逐步强化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公园保护与建设。始终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大力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和制度宣传,各类盗伐林木、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得到有力惩治,各类林业草原违法案件总体发生率逐年下降,林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把握重点、细化安排,推动环境美化
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严格落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的决定》《西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消除“无树单位”和提质增绿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消除、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城区绿化美化及提质增绿等工作。
2015年以来,指导并完成全市重点区域造林、防护林体系建设、“两江四河”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等营造林175万亩,防沙治沙0.353万亩,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368个、“无树户”3.61万余户,参与人数达16.9万余人。
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372个各级机关、团体、部队、院校、寺庙、企事业单位“无树单位”消除和提质增绿工作;完成城区拆墙透绿17家,评选园林式单位、小区、学校共30个,城区建成公园20个,城市新增绿地面积82.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76%、37.07%、9.1平方米。随着昌都城市园林绿化总量和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拓宽思路、注重民生,带动群众增收
近年来,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认真落实生态脱贫一批政策要求,着力推动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在经济林建设方面,2018—2019年实施林业扶贫产业经济林建设3.49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22户20069人,人均增收1080元;在苗圃建设方面,2018—2020年实施扶贫苗圃建设1.307万亩,通过劳务输出及后期管护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11户5841人,人均增收1580元。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2015—2020年计划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4.51万亩,占全区总工程量的75.2%,实施面积为全区第一,受益户数达4.1万户,受益人数达26万余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在退耕还草工作中,2017年、2019年分两次实施退耕还草3.468万亩,发放劳务费2754.08万元,受益群众21675人,人均增收1270元;在退牧还草工作中,2016—2019年计划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投资2.88亿元,实施休牧、人工饲草地、种草改良等建设,发放劳务费4246.25万元,受益群众19289人,人均增收2200余元。
深化改革、真抓实干,推动林草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按照国家、自治区、市系列决策部署,昌都市林草系统始终坚持创新思想、深化改革,有力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重点工作。
其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16年开展试点以来,已颁发完成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书2369本,涉及面积12333.69亩,颁证数与颁证率均位于全区前列。
昌都市国有林场(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66年,现承担着本级政府、林草部门按程序交办的国土绿化、苗圃建设等各项公益性生产与建设任务。自2015年启动改革工作以来,企业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型升级,对原资产进行科学审慎评估,加强职工转岗就业培训,并建立健全了一套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公司资产、职工工资较改革前大幅度上涨的良好成果。
截至去年年底,昌都市森林面积达3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78%,草原面积达571.46万公顷,全市共有自治区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9个,总面积44.8203万公顷;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马鹿分别从曾经的300余只、5000余头增长到800余只、8000余头,生态美丽昌都的建设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