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充分认识畜牧业发展优势,坚持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实施了牦牛、藏猪、藏羊产业等项目,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呈现。
“父母年龄大了,而且常年吃药,全家一年到头除了放牧没有其他收入。进入合作社后,收入达到原来的两倍。”阿里地区改则县多玛村察如小组贫困户拉巴说。
作为西藏19个最后摘帽县之一,改则县创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激发牧区发展活力。多玛村察如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想入股而没有牲畜的实际,让有牲畜的党员户和富裕户出借或捐赠给贫困户,解决入股问题。合作社共有牲畜1510只(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入股362只(头),5名党员户和1名富裕户共入股486只(头)。
“‘联户放牧’是脱贫攻坚和牧区改革的大胆探索,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还解放了劳动力。”阿里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袁富国说,越来越多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取得新突破。
在那曲、阿里、日喀则等高寒牧区,曾经的纯牧业村跳出传统生产方式,部分农牧民变身为产业工人。
由于当地条件落后,缺乏科学饲养观念,畜牧产业发展急需利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向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合作社,将传统家庭散养升级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模式,从而完成由“传统畜牧业”到“畜牧+生态”复合型畜牧业的转变。
在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克玛乡帮布村,42岁的贫困户贡嘎拿到了第二次分红1200元。去年,他把家里的100多只绵羊入股到村合作社后,外出打工,半年收入4.2万元。“打工仔”和“合作社股东”的双重身份,让他的收入多元化。定日县帮布村采取“村党支部+牧户+合作社+公司”运营模式,让优势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
“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分红两次,我总共拿了2.2万元。另外,在这里打工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34岁的村民东次仁说。
“往年牧民家里100多只羊至少要两人放牧,四五月份繁殖羊羔时,全家人都要出动。成立合作社后,我们把全村3000多只牛羊分成了9个群组,解放出更多劳动力出去打工增收。”帮布村党支部书记久美说。
作为日喀则市畜牧龙头企业,百亚成公司建立了从饲草种植、饲草加工、牛羊养殖、牛羊肉屠宰加工到品牌建设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运营模式,统一生产、销售、管理,通过产业升级、优化结构、延伸链条发展畜牧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2020年8月,在上海援藏工作组和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该公司申报的产品“如意庄园藏系牦牛肉”已通过2020年第105届美国巴拿马万国(国际)博览会组委会评委会终审,荣膺“特等金奖”,取得了西藏第一张供沪牛羊肉的行政许可证。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潘旭春说:“西藏通过当地企业把藏系牛羊肉销售到一线城市去,为西藏牛羊肉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供沪许可证的获得也意味着百亚成公司走在了企业开拓创新的前列,能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的稳定持续增收,真正实现了牛羊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其中,科技在支撑传统畜牧业华丽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西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支撑牦牛产业发展。加强以牦牛为重点的特色家畜选育。累计投入4378万元实施“西藏特色家畜选育与健康养殖”重大科技专项,系统开展牦牛、藏猪、藏鸡、藏羊、奶(肉)牛选育和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帕里、斯布、娘亚、类乌齐等西藏主要牦牛品种选育,制订了牦牛本品种选育与扩繁技术方案,选育后代的平均初生体重提高了16.17%,2.5岁平均体重提高了27.31%。开发示范适宜社区畜牧业生产的设施与装备186套,应用草—畜高效转化技术44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5700万元,人均增收2282元。牦牛半舍饲育肥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广泛应用于产业化集中养殖育肥,牦牛“一年一胎”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在相关选育基地扶持建立了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公司,如类乌齐牦牛每头出栏比传统屠宰销售增加利润2042元,公司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初步发现了西藏17个地方牦牛类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西藏东部是西藏牦牛的起源地之一,构建了中国牦牛30个品种(类群)的基因库,首次绘制出牦牛全基因组物理图谱,研发出牦牛育种基因芯片,挖掘了与牦牛适应性、生产性能等相关基因32个。牦牛(犏牛)经济杂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8月龄平均活体重353公斤,达到6龄牦牛平均体重,胴体净肉率85.5%,体尺和体重达到同龄牦牛的2-3倍,肉质达到国内特级牛肉标准,全区累计推广9000余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藏猪育种、规模化健康养殖、藏猪肉制品深加工技术体系,仅2020年上半年,推广藏猪良种500余头,人工授精2000余头。研发了奶牛抗高原病功能添加剂和牛用高原氧舱,示范点奶牛高原发病率降低20%以上。
2020年7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科技支撑畜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从牦牛、奶牛、绵羊、绒山羊、藏猪、藏鸡、畜禽疫病防控等7个方面来提升畜牧业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畜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