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

2020年03月30日10:49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见闻

  当记者沿着澜沧江旁的303省道来到洛隆县硕督镇时,正是早晨,薄雾笼罩。随着水泥路的起伏,硕督镇的“藏汉民族团结树”,也在记者的视野里忽隐忽现。

  所谓的“藏汉民族团结树”,其实是两棵种在一起的杨树柳树,枝叶相依。硕督村流传的故事说,当年在清朝入藏官员驻扎硕督期间,第一对藏汉联姻的夫妻共同种下了这两棵树,以此纪念他们长相厮守,期望家庭枝繁叶茂。

  “这个故事在村里一直这么流传。”硕督镇党委书记巴桑次仁说,民族团结的花朵一直在硕督盛开着。“硕督人民也会做泡菜、做月饼、舞龙舞狮,这些都是汉族的习俗,但在这儿却存在了上百年。”

  据巴桑次仁介绍,硕督镇民族融合的事例最早要追溯到清代。1910年,四川总督赵尔丰的一支部队因故滞留在当时的硕督宗,部分与当地百姓互通婚姻,同时还留下很多汉族的生活习惯。如今在硕督镇政府南面的半山坡上,还留有一座清代汉墓群,存有墓葬150余座。

  而最近的一次,硕督人与其他民族大范围接触,还是在十八军进藏时。1950年11月,十八军在解放昌都后,第52师154团的一营就驻扎在现在的硕督镇。

  “当时都在流传‘红军是来抢土地的,汉人还吃小孩儿’,我们当时都怕极了。”邓巴阿尼,今年66岁,十八军驻扎硕督时,他才5岁。

  可后来,红军来了之后没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他们住在村子右边的山脚下,开荒种地、植树造林。他们可真能干,以前除了草啥都不长的地,硬是让他们种出了萝卜、白菜、胡萝卜。”邓巴阿尼说,红军还把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分给村里的人。

  “父母后来还跟我说,当时的红军叔叔逗我玩,说种出来的萝卜、白菜我能抱走多少就送我多少,我那时小脸儿憋得通红也只拿走了两个萝卜,让叔叔们笑了好久。”

  邓巴阿尼说,十八军战士只在村口宿营地住了一年就又去其他地方解放西藏人民了。可村里人都知道,红军是好人,汉族人也和藏族人一样,爱帮助人,爱逗小孩儿玩,大家都是一样的。

  在硕督镇,记者见到了当时的十八军宿营地。水泥硬化路旁边,是一片低凹的空地,将近300亩的土地上,百十棵硕大的柳树昂然挺立,三三两两的牦牛在树荫下休憩。宿营地正对着的,是远山上的硕督寺。

  2019年9月29日,硕督寺管委会组织寺庙僧人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体活动暨表彰大会,僧人们开展拔河、抱沙袋等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加油欢呼声此起彼伏。管委会还对“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义阐释辩论赛”的获奖者进行表彰奖励。

  “共产党在西藏的初心就是推翻三大领主,带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我们宗教界人士的初心就是教导信众过好今生幸福生活,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的初心应该融入共产党的初心中,这样才能利国利民。”硕督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次加说,硕督寺每个月会集中学习爱国爱教内容四次,加强对年轻僧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邓增扎堆,今年40岁,18岁到硕督寺。“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连学都没有正常地上完。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可以安心地学习、修行。”

  次加在旁解释说:“没有民族团结,国家就不会安定繁荣,也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修行环境。”

  去年国庆节当天,硕督寺开展了升国旗、唱国歌及同国旗合影等活动。邓增扎堆与寺庙其他僧人一起高擎着国旗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字样的条幅,在硕督寺正门前合影。他笑容灿烂,神情雀跃。

  “民族团结的意识,早已经融入硕督人民的血脉中了。”巴桑次仁说。

  今年51岁的米珠,两个女婿都是汉族小伙。小女儿达拉四与女婿马土哈是打工时认识的,2015年结婚。马土哈是四川攀枝花人,现在也住在硕督镇。

  “我对这两个女婿都挺满意的,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哪个民族都无所谓。”米珠现在主要是帮女儿女婿看孩子,尤其是大女儿家的娃娃,正是满地乱跑的年纪,稍不留神就不知道孩子跑哪儿玩去了。

  “我现在也特别习惯在这儿的生活,跳锅庄、喝酥油茶,学说藏话,交藏族朋友,大家也没啥不一样。”谈及以后的打算,马土哈说,要和老婆好好奋斗,把小日子过得更幸福。

  “真的,是哪个民族不重要,关键是要做好团结,生活幸福!”米珠在一旁笑呵呵地说。

(责编:廉梦歌、柴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