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长治久安 政通人和新画卷

王香香

2020年01月09日10:08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政通人和新画卷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法治是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只有应用法治思想规范引导社会行为,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今,在西藏边境农村牧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放好羊,守好边。”这种为祖国守疆戍边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强大基础。

  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期间,“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群防群治”“社会综合治理”等热词,依然高频出现在代表、委员们的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一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重心下移、责任下沉,加强对各类矛盾纠纷、群访隐患特别是“双拖欠”问题的排查化解。发挥基层作用,夯实维稳根基,坚持法治自治德治、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政权作用,发挥专门机关、基层组织、驻村驻寺干部、“双联户”和群防群治等力量的作用。借鉴“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群众“我要稳定”的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从2016年开始,在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农户改造,老百姓告别了土木结构的小平房,住进两层藏式新房,小区里通水、通电、通路,还有会议室和广场,环境绿化特别漂亮。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大家都说,现在的好生活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钱包鼓了、日子好了,我们更要铭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自治区人大代表、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扎西多布杰,说起阿里地区边境小康村的建设发展,满是感动和骄傲。他说:“正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在边境小城落地生根,才开出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之花,老百姓也将党和国家的恩情记在了心间。在我们居委会,老百姓现在生活热情很高,运输队、合作社、旅游业、砂石场等都办起来了,不仅保证了收入,基层基础也加强了,还能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社会法制外事委员会主任孙永平说:“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对于如何化解民间纠纷、实现群众自治,我们在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同时也做了思考。如在我区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社会关心、认可、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氛围不浓;缺乏专职人民调解员,基层指导人民调解的力量薄弱,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欠缺,法律服务人才匮乏导致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无法实行;地方人民调解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在调研基础上形成提案,提出正确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建立相应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形成覆盖面更广的全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组织网络;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借鉴内地经验试点推行第三方人民调解模式等意见,最后都得到非常好的回复和办理。”

  孙永平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自己今后将更加注重发挥委员联系广泛、贴近群众的优势,身体力行地为促进社会长治久安而履职尽责。

  刚从内地学习回来的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教师刘穆,是土生土长的拉萨人。无论是说起拉萨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谈起内地同事对西藏的评价,她的话语和神情都带着点儿自豪。“在内地学习交流期间,每次和同事们谈起西藏,他们都会由衷地点赞。他们觉得西藏现在的社会治理特别棒,经济发展迅速,环境保护出色,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很高。尤其是便民警务站覆盖面大、出警快,人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得到帮助,在西藏游玩和工作安全感爆棚。”刘穆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刘穆觉得许多工作还要不断改进。她说:“虽然我区各方面条件越来越稳中向好,但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依然不容轻视。就警察队伍来说,目前整体学历还偏低,我们应该加大教育力度。其次,警察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平时任务非常重,接触的案件越来越复杂,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发挥好政法队伍的维稳主力军作用。”

(责编:旦增卓色、柴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