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鮮艷的五星紅旗 最深情的祝福

2022年10月01日10: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和睦鎮沙鞏村教學點,陳記源和孩子們舉行升旗儀式。
  龍 濤攝(人民視覺)
  圖②:清晨,伴隨著雄壯的國歌,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齊聚北京天安門廣場,見証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庄嚴時刻。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資料圖片)
  圖③: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研制團隊在探討技術細節。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供圖
  圖④:清晨,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趙福州、陳秀玲夫婦在天橋梁望海樓升起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
  陳琦佳攝(人民視覺)
  圖⑤:黑龍江黑瞎子島東極哨所高高的哨樓,像永不熄滅的火炬般聳立在祖國邊關。
  杜迎春 肖方敏攝影報道
  圖⑥:國慶節臨近,“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正式亮相北京天安門廣場。該花果籃頂高18米,籃內選用了10種花卉和10種水果,象征十全十美,體現花團錦簇、碩果累累喜迎二十大的美好寓意。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北京天安門廣場

  9月27日的清晨,北京天安門廣場裝扮一新。6時許,在天安門廣場上,升國旗號角吹響,國旗護衛隊列隊護旗而出。“向國旗——敬禮!”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群眾的注視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熙熙攘攘的觀禮人群中,一位脖子上挂著相機的老人顯得很特別。“我可能是全國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最多的人之一。”老人名叫高源,退休前曾在天安門廣場的照相服務點為南來北往的游客拍了40多年的照片。“每一次參加升旗儀式,感覺都不一樣,腦海裡像放映電影一般感受著祖國的日新月異。”

  升旗儀式結束后,觀禮群眾久久不願散去。仰望國旗,人們不禁思緒萬千——70多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宣告新中國的成立﹔今天,闊步在復興新征程上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國歌悠揚的旋律,比風傳得更遠。一個個日夜堅守的身影,在國旗飄揚的庄嚴中,漸漸重疊,又分外清晰。

  “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了這紅色,中間的大五角星是黨,我們像邊上的小五角星一樣圍繞在黨的周圍。”在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西燕鎮中心學校刁望教學點,每到國慶,石蘭鬆一定會向學生們科普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1985年,石蘭鬆受恩師病重時的囑托,成為教學點的代課教師。37年來,石蘭鬆已數不清自己教過多少學生,隻知道有許多學生考上了大學,還有學生做了人民教師。無獨有偶,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和睦鎮沙鞏村教學點,全科老師陳記源在這裡堅守30余年。“哪怕教學點隻剩一個學生,我也會堅持下去。” 陳記源說。

  日頭晒過幾度春秋,刁望教學點與沙鞏村教學點的國旗也總在換新。“每個學期都要換一面國旗,國旗不能用太舊的。”石蘭鬆說。言傳身教,老師們對國旗的尊重與熱愛也在影響著跟前的娃娃們。

  黑龍江黑瞎子島

  臨近國慶的清晨,第一縷陽光洒落在祖國東極,將黑龍江撫遠市黑瞎子島染上瑰麗的金黃,駐守在這裡的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東極哨所,矗立於“金雞尖喙”上。晨光中,戰士們高舉的國旗更顯鮮艷。“向國旗——敬禮!”5時許,一聲號令,50多名戰士齊刷刷抬臂敬禮,飛揚的五星紅旗向上、再向上……

  守島10年間,老兵張國超無數次注視著國旗冉冉升起,鮮艷的旗幟也見証著戰士們日復一日的守望。

  張國超記得,最初島上生活條件艱苦。“放眼望去,不是草,就是雪。但即便當時條件簡陋,鮮艷的五星紅旗始終飄揚。”2013年,面對百年一遇的洪災,張國超和戰友們綁在一起,蹚著過膝洪水,艱難摸上國旗台,在斷水斷電的一個月裡,堅持每天都把國旗高高升起。

  對國旗的格外珍愛、對祖國的由衷熱愛,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一種情感,是滋養我們精神的一種養分。一面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講述著一個個平凡人忠誠、堅守與傳承的故事,訴說著他們對祖國最赤誠的心聲、最深情的祝福。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

  清晨5時50分,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最南端,天橋梁望海樓的樓頂處,火情瞭望員趙福州、陳秀玲夫婦迎著初升的太陽,拿出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細心地系在锃亮的不鏽鋼旗杆上,固定在樓頂圍欄旁自制的插座上。幽靜的百萬畝林海之間,五星紅旗在海拔1700米的高原上高展如火炬、鮮紅如朝霞。

  1983年,趙福州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帶著愛人陳秀玲一起來到天橋梁望海樓駐守。守護林海近40年,在這裡升起國旗一直是趙福州的心願。起初,他用木頭做了一根簡易旗杆。可是壩上風大,木杆極易被吹倒。“要是連國旗都守不住,還怎麼能守護好這片林海呢?”2013年國慶節前夕,恰逢裝修工人來裝修望海樓的樓頂圍欄,趙福州便請工人做了一根不鏽鋼旗杆。2013年國慶節當天,當鮮艷的國旗飄揚在林海上空,趙福州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站在國旗下,他更真切地領會到守護這片林場的含義,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

  西藏詹娘舍哨所

  8時許,海拔4600多米高的西藏軍區某邊防團詹娘舍哨所也迎來了晨曦的霞光,駐扎邊防一線的戰士們正在准備升旗儀式。這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雲中哨所”,四周全是85度斜坡的崖壁。每次升旗,戰士們都要沿著山脊線,跳過峭壁,來到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懸崖平台上。日復一日,當太陽升起時,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會在這片雪域高原上獵獵飄揚。

  嫦娥五號著陸器

  注視著那抹“中國紅”,目光也隨之投向更高更遠的深空。“月面上的五星紅旗!”——兩年前那激動人心的畫面仿佛再度躍入眼帘。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月面工作期間,實現了月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之后,五星紅旗又一次在月球亮相。相比嫦娥三號、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噴涂的國旗,嫦娥五號攜帶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長約2000毫米、寬約900毫米,重量僅12克,由國產特殊材料制作而成。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五星紅旗是從著陸器的側面伸出來的。此后,著陸器在完成採樣和起飛的支持作用后就永遠留在月面,國旗也隨之留在月面,以時光的永恆,定格時代的榮耀。

  歲月的表盤上,有太多不凡而難忘的瞬間,如駐留月面的國旗一般,無聲,卻有無盡的力量。從茫茫宇宙到廣袤鄉野,從東部沿海到內陸腹地,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繼續書寫著偉大且激動人心的樂章。

  (綜合本報記者施芳、馮華、張藝開、徐馭堯、祝佳祺、邵玉姿、曹怡晴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1日 06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