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文明高地” 共建“精神家園”

圖①:定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前往曲洛鄉農牧民群眾家中檢驗評選結果。圖/文 本報記者 汪純
圖②:日喀則市“五比”競賽表彰大會參會人員參觀“四講四愛”暨“五比”競賽成果展。圖/文 本報記者 汪純
圖③:昂仁縣如薩鄉工作人員深入各村,通過走訪詢問、實地查看、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五星村居”評比工作。圖/文 本報記者 汪純
圖④:南木林縣拉布普鄉召開“五比”競賽安排部署會。圖/文 本報記者 汪純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在珠峰腳下的日喀則,生態家園秀美、環境衛生淨美、道德風尚和美……一幅彰顯特色、厚植底色,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的文明“畫卷”正濃墨重彩地鋪展開來。
為進一步鞏固深化“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創新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載體,2019年底以來,在日喀則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日喀則市各縣、鄉、村精心組織開展了“比感頌黨恩愛領袖、比團結互助愛祖國、比勤勞致富做貢獻、比崇尚文明樹新風、比遵紀守法促和諧”競賽(以下簡稱“五比”競賽)。活動堅持“破”“立”結合,通過採取定規矩、重引導、創載體等有力舉措,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了農牧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推動了農牧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讓新風正氣溫潤群眾心田。
思想引領筑同心——
特色陣地釋放紅色能量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隻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設才能凝聚起強大正能量,豐富群眾思想教育新內涵、提振各族群眾精氣神。
“五比”競賽活動開展以來,日喀則市各級各部門自覺把活動作為推進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程,作為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途徑,作為“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各級各部門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高起點謀劃、高標准定位、高質量推進,著力抓宣傳引導、抓活動載體、抓方式創新、抓責任落實,營造了團結奮進的好氛圍,夯實了社會和諧穩定的硬基礎,達到良好預期效果。
截至目前,日喀則市共投入資金1846.3萬元,2020年共評比出“五星戶”15846戶、“五星村居”342個、“五星鄉鎮”42個﹔2021年共評比出“五星戶”13213戶、“五星村居”310個、“五星鄉鎮”38個。
“五比”競賽始終把牢政治方向、堅持時代航向。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不斷增進廣大干部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運用典型事例,通過新舊對比,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五比”競賽始終注重價值取向、尊重群眾意向。把弘揚傳統美德、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作為主趨勢,大力刊播“我們的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公益廣告,組織開展“文明行為、人人參與”等系列活動,有效激發了各族群眾崇德向善的意願和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成為每一個人的道德准則和行為參照。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人民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活動成效的重要指標,堅持開展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活動,充分調動起群眾的參與熱情,得到了群眾的一致歡迎、廣泛好評。
春風化雨潤人心——
身邊榜樣點亮道德光芒
仲巴縣帕羊鎮崗久村邊究老人在家中醒目位置懸挂習近平總書記的畫像,他熟知黨的各項惠民政策,並經常向村民宣講,教育大家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
白朗縣旺丹鄉桑巴村白央一家三代黨員接續傳遞為民服務的“接力棒”,經常向村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辦起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崗巴縣昌龍鄉乃村德吉無色,自願申請退出低保戶,創建格桑美朵手工編織合作社,不僅自己穩定脫貧,還帶領家庭婦女、建檔立卡戶一起致富﹔
亞東縣阿桑村群眾每次上山放牧都要更換放牧點國旗,並自覺開展巡邊、護邊、守邊行動,用實際行動看好守好祖國疆域的一草一木﹔
康馬縣涅如堆鄉深入開展“垃圾隨撿、從我做起”行動,推行志願服務積分制,鼓勵各族群眾以文明換積分、以積分換榮譽、以榮譽換獎勵﹔
薩迦縣扎西崗鄉查瑪村達娃次仁作為致富帶頭人,即便是在家人身患重病需要支付大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也義無反顧地為本村困難學生資助3萬元﹔
……
一個個先進典型、一次次道德實踐、一場場精神洗禮……如今,愛國守法、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美好品格,正逐漸成為日喀則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道德“基因”。經過各級各部門的悉心引導、耐心教育,各族群眾從活動中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主動參與活動的勁頭十足,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氛圍越來越濃,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實現了轉變,進取精神、團結精神得到了加強,敬畏意識、守法意識得到了提高,我要穩定、我要致富、我要向上成為各族群眾的共識,為全市各項事業的發展匯聚了強大正能量。
日喀則市堅持營造氛圍、掀起熱潮。把媒體宣傳、社會宣教作為推動“五比”競賽活動的有效抓手,先后在中央、自治區媒體刊登日喀則市“五比”競賽綜述新聞稿10余篇。市屬媒體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及時主動宣傳報道“五比”競賽活動開展情況,先后刊播相關新聞報道112篇(條、幅)。各縣(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利用縣(區)發布、微信公眾號、宣傳欄、LED顯示屏、橫幅等載體平台,以及走村入戶宣傳等方式,大力宣傳“五比”競賽活動,共轉載、推送稿件1200余篇(條、幅),做到了“五比”相關消息隨處可見、隨時可學,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氛圍,有效提升了群眾知曉率、參與率,掀起了競賽熱潮,樹立了良好導向。
春風化雨潤民心,文明新風扑面來。如今的日喀則廣大群眾,感頌黨恩愛領袖的理念越來越牢固,更加堅定不移聽黨話、發自肺腑感黨恩、始終不渝跟黨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指引的前進方向、寄予的殷切希望奮勇向前。團結互助愛祖國的意志越來越堅定,更加深知隻有祖國好、個人才能好,隻有祖國強、個人才能幸福,深知唯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起手、並起肩,團結一致反對分裂,才能更好維護祖國統一、樂享幸福和諧生活。勤勞致富作貢獻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更加深知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唯有依靠勤勞雙手、付出辛勤勞作,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崇尚文明樹新風的效應越來越鮮明,深知唯有自覺移風易俗、主動抵制各類不良風氣、更加理性對待宗教,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注重家庭美德、涵養個人品德,才能培育新風尚、煥發新氣象、實現新轉變。遵紀守法促和諧的行動越來越自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有效提升。
團結奮斗強信心——
新風正氣彰顯時代風尚
如何讓群眾真正有認同、願參與、真“點贊”,最終靠的是實干。
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始終樹立實干導向,強化責任意識、使命擔當,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一切工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原則、一切工作以取得實際成效為標准,不務虛功、不圖虛名,不搞花架子、“造盆景”,不做淺嘗輒止、浮光掠影的表面工作,確保各項活動抓得緊、做得實。
堅持領導帶頭、高位推進。日喀則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謀劃安排“五比”競賽活動,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關於在農牧區開展“五比”競賽 深化“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方案》並印發各縣(區)委,先后多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部署研究“五比”競賽工作。各縣(區)委主要負責同志挂帥、及時部署、專題安排,倒排工期、明確時限、全面推動。各鄉鎮、村居對標競賽評比細則,緊鑼密鼓、積極發動干部群眾,開展“五比”競賽活動。全市上下形成了層層動員、層層部署、層層宣傳、層層推動的工作格局,為活動扎實有序推進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堅持統籌謀劃、推進有序。日喀則市宣傳思想部門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細化“五比”競賽中五星鄉鎮、五星村居、五星戶的評比細則,明確了“五比”競賽活動的具體內容、時間節點、推進步驟、工作職責。組織開展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培訓,引導各縣、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圍繞“五比”競賽活動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積極發揮作用,為各縣(區)、鄉鎮、村穩步有序推進“五比”競賽工作提供了遵循。
堅持嚴督實導、推動落實。市級層面採取每月電話問詢、實地抽查等方式,及時了解和掌握各鄉鎮、村居工作開展落實情況,在今年7月至8月,分4個組深入18個縣區督導檢查了“五比”競賽活動推進情況。各縣(區)、鄉鎮採取及時跟進指導、查閱存檔資料、實地抽查檢查等方式,及時掌握基層“五比”活動進展情況,確保“五比”競賽活動全覆蓋、無死角。
精神文明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一步,日喀則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以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主題,以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為目標,持續深化“五比”競賽活動,宣傳宣講再深入、實踐載體再優化、為民辦事再加強、工作責任再壓實,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為推動日喀則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群眾基礎、人心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