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戍邊民警:“我把誓言堅守,把那使命扛在肩頭”

張宇
2021年10月20日09:44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圖為丁增格桑給僧人播放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藏時的新聞視頻。

  圖為民警刀德勇(左一)幫助困難群眾。

  圖為民警張隨新給轄區學生捐贈衣物。 (圖片由本報記者 張宇 本報通訊員 何宇恆 母丹 攝)

  本報記者 張宇 本報通訊員 何宇恆 母丹

  導讀:

  大自然是那麼的慷慨,把珠穆朗瑪峰的雪域奇觀,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了一群年輕的移民管理警察。

  去珠峰,一定繞不開扎西宗鄉。那裡離繁華都市很遠,卻離世界之巔很近。那裡沒有車水馬龍和人聲鼎沸,卻有著一群晝夜不息默默堅守的人們。

  丁增格桑: 唯有勤奮踏實才能不負青春

  扎西宗鄉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一個毗鄰尼泊爾的邊境鄉,由於地勢平坦,相對珠峰大本營而言海拔較低,因此素有“珠峰小鎮”的美稱。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於1996年成立,是西藏日喀則邊境執勤任務最繁重的單位之一,丁增格桑是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的所長,見到他的當天,他正和同事為“世界之巔攀登者論壇”做安保工作。

  丁增格桑老家在四川,他2004年入伍,先后任職立新邊境派出所、樟木邊境派出所、幾腳橋邊境檢查站、吉隆邊境派出所、霍爾巴邊境派出所﹔2020年年初,來到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擔任所長。

  扎西宗鄉下轄30個行政村,是日喀則人口最多的邊境鄉。隻要一有時間,丁增格桑就會深入轄區開展走訪,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和當地群眾打成一片,大部分當地老百姓都認識他。到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一年多來,他先后幫扶困難群眾10余人,為群眾辦理好事、實事150余件。

  面對任務,丁增格桑似乎有著一份和珠峰腳下石頭一樣的堅毅,在他看來,唯有勤奮踏實、認真干事,才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刀德勇: 這一堅持就是16年

  17歲入伍的刀德勇,已經在這裡戍邊16年了。他依稀記得,剛來扎西宗鄉的時候,道路幾乎都是土路,懸崖邊的路面沒有護欄,經常斷水斷電,這般情景,讓他不止一次地想掉頭回家。但為了心中的戍邊夢,為了那一份責任心和榮譽感,他毅然決然地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16年。

  16年裡,他見証了整個扎西宗鄉的發展——柏油馬路村村相通、復古街道雛形初現、投資近億的酒店緊鄰廣場、菜鳥驛站走進百姓家裡、旅館餐廳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派出所的營房也從之前的一排樓房變成了如今三層高的備勤用房。

  扎西宗邊境派出所轄區較大,加之地處珠峰旅游景區交通要道,流動人口每年多達十余萬人次,各類矛盾糾紛、治安問題一直是群眾最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刀德勇始終把外來人員作為治安工作重點,隻要是來扎西宗鄉的外來人員,他一律採取“來入冊、走銷號”的辦法,嚴格實行網格化管理。多年來,刀德勇抓獲在逃人員數人,協助地方公安機關破案多起,有效維護了轄區的安全穩定,被群眾稱為轄區裡的“平安尖刀”。

  16年來,刀德勇像守護家人一樣,守護在扎西宗鄉。他的一天很簡單,走訪、巡查、登記﹔他的一天很忙碌,從清晨到夜晚……多年如一日專注群眾的平安和轄區的穩定,把青春印刻在了這座美麗的“珠峰小鎮”。

  張隨新: 願做群眾的“貼心人”

  張隨新是扎西宗鄉邊境派出所副所長。與他一樣,他的妻子劉冬梅也是一名警察﹔所不同的是,他們守衛在不同的地方、守護著不同的百姓。

  張隨新、劉冬梅夫婦相隔2800余公裡,一年360多天裡,他們相聚的日子寥寥無幾。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小兩口隻能依靠微信、電話聯系。“起床了嗎?早飯一定要吃!”“上班了,今天還挺忙!”忙忙碌碌中,兩人的日常聊天在外人看來略顯尷尬,飯后的休息時間才有空來一次視頻聊天。

  “小張叔叔,我來做作業啦!”星期六一大早,正和妻子聊天的張隨新聽到營區外巴桑卓瑪的聲音,他趕忙跟妻子挂斷電話,出來迎接小卓瑪,把她帶到派出所內的“自習室”輔導功課。

  為了給小卓瑪補習當天的課,他都要提前好幾個小時開始“備課”。張隨新實在忙不開的時候,就委托同事輔導小卓瑪。

  “群眾工作是最有意義的事,每次幫他們解決了困難,自己內心就會感到很自豪。不負家國、不負韶華,我願永做邊境群眾的‘貼心人’!”談及為民服務的感受時,張隨新由衷地說。

  雪山之巔,天空藍得炫目﹔磐石之上,“忠誠”二字紅得耀眼。

(責編:次仁羅布、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